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纳米药物重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增强抗癌效果
陈明娃, 王俊侠
广州医药    2023, 54 (4): 1-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4.001
摘要172)      PDF (7656KB)(2089)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之一,M2-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将促肿瘤的M2-TAMs重编程为促炎的M1-TAMs可实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本综述在介绍TAMs与肿瘤治疗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纳米药物重编程TAMs增强抗肿瘤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从TAMs靶向递送各种活性物质进行重编程TAMs和纳米药物介导的异常肿瘤微环境调节的间接重编程TAMs两种方式,综述近年来基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调控策略及典型例子。
肿瘤可塑性与药物治疗抵抗
何丹, 成炜, 刘铭
广州医药    2024, 55 (3): 213-22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3.001
摘要115)      PDF (1293KB)(933)   
药物治疗抵抗在临床实践中成为肿瘤治疗失败的主因。最近的研究指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能源于其内部高度的细胞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的基础则是肿瘤可塑性。肿瘤细胞可塑性可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包括对治疗的耐药性发展、免疫系统逃逸以及对周围组织和血管系统的侵袭和转移等。本文简要介绍肿瘤细胞可塑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在药物治疗抵抗的非遗传适应性机制与靶向治疗新策略。
m 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干预策略
彭彦茜, 易诚, 陶丽君, 王红胜
广州医药    2023, 54 (2): 1-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2.001
摘要146)      PDF (2962KB)(874)   
N 6-甲基腺苷( N 6-methyladenosine, m 6A)修饰是真核生物信使 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其失调会导致mRNA异常生物学行为如翻译和降解紊乱,从而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表明m 6A在免疫调控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可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还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应答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 6A修饰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潜在干预靶点。本文阐述了免疫细胞中m 6A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靶向m 6A调控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干预策略及潜在治疗价值。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及相关因素
骆江坤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38-14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31
摘要117)      PDF (1047KB)(648)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RTG)及相关因素。 方法 本院对2014年12月—2018年9月4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肾糖阀值为8.9~10 mmol/L,据此将患者分为高阀值组、中等阀值组以及低阀值组,不同组肾糖范围分别为RTG>10 mmol/L、8.9 mmol/L≤RTG≤10 mmol/L、RTG<8.9 mmol/L,以此对各组生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高阀值组与中等阀值组相比,RTG值、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血糖均值(MBG)、24 h血糖对比差异明显, P<0.05。高阀值组与低阀值组相比,RTG值、性别、FPG、BMI、TC、M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有差异, P<0.05。性别、年龄、BMI、HbA1C、TC以及低密度酶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相关,且呈正比关系, 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BMI、HbA1C、LDL-C,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较多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阀值较高,且肾糖阀值与HbA1C、LDL-C相关。
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
胡晓文, 潘巧玲
广州医药    2023, 54 (3): 113-11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3.022
摘要100)      PDF (985KB)(515)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并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对比2组患者激素水平,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睾酮素(T)、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与研究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改善FSH、LH、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分析较对照组改善( 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均低于研究组患者( P<0.05)。 结论 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临床妊娠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欧洲胃肠内镜学会关于上消化道及肝胰腺胆道的内镜下组织活检指南》解读
唐文娟, 李永强, 陈慧婷, 周永健
广州医药    2023, 54 (5): 14-2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5.003
摘要54)      PDF (1030KB)(418)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与组织病理诊断密切相关,高效、规范获取组织样本是关键,对此2021年欧洲胃肠内镜学会制定了消化道及肝胰腺胆道的内镜下组织活检的指南,分为上消化道(含肝、胰腺、胆道)和下消化道两部分,提供了规范活检的指导及建议。笔者对指南就上消化道内镜下组织活检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解读内容为个人观点。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奥马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卢妤, 廖兆豪, 任冠桦, 吴四智, 马为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78-48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5
摘要76)      PDF (1217KB)(33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检测奥马珠单抗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的奥马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 结果 通过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涉及奥马珠单抗的ADE报告中提取了186,353份报告,涉及45,383例患者。在这些报告中,女性(65.31%)比例远高于男性(24.97%)。主要报告国家为美国(64.93%)和加拿大(11.96%)。报告者中以消费者(41.35%)和医师(36.97%)为主要群体。研究发现了621个ADE阳性信号,涉及25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主要包括呼吸系统、胸部和纵隔疾病(21.29%)以及感染和侵染类疾病(10.91%)。其中,183个信号被评定为高风险信号,其中包括57个新的高风险信号,如血压升高、易醒型失眠和心律失常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奥马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 结论 在奥马珠单抗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药品说明中提到的已知不良反应外,还需特别警惕潜在的不良药物事件,如血压升高、心率升高、中间易醒型失眠、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等。
重组人干扰素α 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黎子武, 梁林国, 杨均秀, 陈强锋, 郑志坚
广州医药    2022, 53 (5): 76-79.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15
摘要2221)      PDF (1043KB)(1608)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实验组患儿咽痛症状消失时间(2.01±0.23)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8±0.30)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1.68±0.52)d、治疗时间(5.41±0.36)d均短于对照组( t=26.001、9.766、19.277、28.089, 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χ2=4.114, 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2=4.021, P<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方案可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病情康复,促进患儿健康生长,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应用
钟璐莲, 陈政, 彭陈陈, 王娟, 盛小茜, 曾环思, 李裕基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23
摘要734)      PDF (1050KB)(518)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因素对使用阿立哌唑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市康宁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使用阿立哌唑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样本229份,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基本信息,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仅性别、日剂量能解释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变化。使用阿立哌唑患者血药浓度剂量比值(C/D)女性组高于男性组( P<0.01),阿立哌唑合用丙戊酸盐组高于无合用组( P<0.05),年龄、其他合并、药物厂家用药对阿立哌唑(C/D)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阿立哌唑C/D值与性别有关,合并用药对其有一定影响,不同药物厂家的阿立哌唑C/D值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应加强治疗药物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及临床诊疗效果,结合药物经济学因素优化给药方案。
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杨静, 史文利, 刘国荣, 杜洪
广州医药    2015, 46 (6): 9-1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5.06.003
摘要180)      PDF (1481KB)(115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对1例首诊误诊为子宫颈微腺体增生的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观察及总结,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 本例患者年龄61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就诊,B超提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并行分段诊刮术,先后两次诊刮标本光镜下均见黏液性柱状上皮呈乳头状及网格状结构,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罕见,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腺上皮内“微脓肿”形成;免疫组化示:上皮成分P16弥漫强(+),CEA小灶(+),Vimentin弥漫(+),ER约90%(+,中-强),PR约90%(+,弱),Ki-67约3%(+),间质细胞CD10(+)、CD34(-)。 结论 子宫内膜微腺体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子宫内膜黏液腺癌,其组织学形态与子宫颈良性病变微腺体增生十分相似,易于混淆,但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及详细地临床病史资料收集、分析,可以与其鉴别,从而做出正确地诊断。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许嘉月, 蔡桂元, 兰月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01
摘要381)      PDF (2270KB)(653)   
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具有安全无痛、操作简单等优点,日益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各领域。本文基于近年来发表的TMS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对TMS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吞咽障碍、脊髓损伤、帕金森、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当前TMS在神经康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TMS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骨劈开术在水平骨量不足缺牙区种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曾文锋
广州医药    2023, 54 (1): 99-10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1.021
摘要129)      PDF (3159KB)(528)   
缺牙区水平骨量不足一直是口腔种植的重要难题。骨劈开术是常用于解决此难题的手术方式之一,目前临床常用术式是采用超声骨刀沿牙槽嵴顶矢状劈开后,用骨凿将唇(颊)侧骨板向唇(颊)侧移位后增加牙槽骨水平宽度,达到同期种植的目的。骨劈开并同期植入种植体降低了困难病例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降低患者成本。但若劈开后种植体周围的间隙大于1 mm或唇侧骨板分离,则需要同期进行植骨。但骨劈开术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适应症,要求缺牙区垂直骨高度足够,水平骨宽度不足(3~5 mm),骨质为Ⅲ ~ Ⅳ类骨,患者无种植手术的局部和全身禁忌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劈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不用开辟第二创口即可获得较好的骨增量效果等优点,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种植手术适应证。现本文对骨劈开术的翻瓣术式、非翻瓣术式及术后效果的进展进行综述。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减轻小鼠肠道炎症
冯碧燕
广州医药    2023, 54 (8): 9-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8.002
摘要484)      PDF (1908KB)(391)   
目的 从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两个方面探究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 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急性肠炎模型组和五味苦参组。急性肠炎模型组和五味苦参组小鼠予含有3% DSS的饮用水1周诱导急性结肠炎,其后急性肠炎模型组予PBS灌肠,五味苦参组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制备为灌肠液灌肠。每天称量小鼠体质量,观察大便性状及血便情况,第8天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和肠屏障因子。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急性肠炎模型组肠道炎症明显,五味苦参组有效缓解肠道炎症和有利于肠上皮屏障修复。表现为五味苦参灌肠液有效缓解小鼠体质量下降,具有较低的DAI评分,有较好的组织学表现,其结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相对表达下降,Occludin和ZO-1的相对表达增加(P<0.05)。 结论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制备的灌肠液可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腹腔镜术后内脏痛相关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孙文意, 周豪, 董朝轩
广州医药    2024, 55 (1): 91-9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1.016
摘要130)      PDF (1077KB)(329)   
腹腔镜手术后除躯体创伤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经历痛苦的术后内脏痛,不仅使患者术后体验不佳,疼痛应激甚至可能加重机体的内环境紊乱,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内脏痛是来源于内脏器官和组织的疼痛,其产生与脏器的平滑肌痉挛、扩张、缺血、化学炎症刺激等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离子通道和受体在调节内脏伤害性刺激信号的传导上发挥作用。目前,临床上术后镇痛治疗方案多样,但如何针对性地控制术后内脏痛是临床医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该文对腹腔镜术后内脏痛发生的相关机制、内脏感觉的神经传导及临床特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356例甲状腺Bethesda Ⅲ类结节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刘军, 余小蒙, 李太利, 陈燕, 尹为华
广州医药    2021, 52 (6): 14-1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04
摘要1335)      PDF (1121KB)(6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Bethesda Ⅲ类(AUS/FLUS)结节的诊断原因,以及亚分类在预测结节恶性风险(risk of malignancy,ROM)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356例Bethesda Ⅲ结节患者,对其诊断原因, ROM及亚分类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在97例手术切除标本中,72例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Bethesda Ⅲ类的ROM为74.2%。影响PTC诊断的主要原因有病灶小、穿刺细胞量稀少、缺乏乳头状结构及细胞核特征不典型;次要原因有间质显著纤维化或钙化、涂片不合格、固定不当、染色不佳及细胞学诊断经验欠缺等。Bethesda Ⅲ类的亚分类:132例为低风险组,其中12例手术切除,ROM为8.3%;122例为高风险组,其中70例手术切除,ROM为92.9%;102例为中风险组,其中15例手术切除,ROM为40.0%;高风险组和低/中风险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Bethesda Ⅲ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而对Bethesda Ⅲ类结节进行风险相关的亚分类,有助于实现更好的ROM分层并改善此类病变的临床管理。
乳腺癌化疗患者完全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
熊白玉, 朱玮
广州医药    2021, 52 (6): 54-5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11
摘要586)      PDF (1135KB)(68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因化疗需要行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 方法 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行植入式输液港置入术的60例乳腺癌患者相关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生率为21/60(35%)。BMI≤24的患者CRT发生率为30.3%,BMI>24则为40.74%;行4、6、8次化疗的CRT发生率分别为20%、33.34%、44.12%,导管末端位于T5-T8的CRT发生分别为:66.67%, 26.09%, 28.57%, 50%;Ki-67高表达的血栓发生率为27.5%,低Ki-67表达则为50%;导管材质为聚氨酯的血栓发生率为47.62%,硅胶材质则为28.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stra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ER/PR)阴性的CRT发生率为60%,ER/PR阳性则为23.8%( 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CRT发生率为50%,HER-2阴性CRT发生率则为23.53%( P<0.05)。多因素分析:相对于ER/PR阳性,ER/PR阴性将增加CRT的发生( OR=4.482, 95% CI:1.116~17.998, P<0.05);Ki-67的表达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OR=7.051, 95% CI:1.513~32.858, P<0.05);HER-2表达对CRT的形成均无统计学意义( OR=0.254,95% CI:0.058~1.115, P>0.05)。 结论 血栓形成是植入式输液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肿瘤ER/PR表达相关,临床上应得到重视。
《2022 JSC/JSTDM临床实践指南: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解读
王润
广州医药    2023, 54 (2): 24-2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2.004
摘要194)      PDF (1044KB)(385)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替考拉宁以及更好地管理接受替考拉宁治疗的患者。 方法 从药学角度对2022年日本《2022 JSC/JSTDM临床实践指南: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简称《指南》)涉及替考拉宁治疗的9个临床问题进行解读。 结果 《指南》指出药-时曲线下面积/最小抑菌浓度是替考拉宁的关键药动学/药效学参数。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目的是明确目标谷浓度(C min),对于严重或复杂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指南建议替考拉宁C min为20~40 mg/L。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非复杂性的MRSA感染,目标C min为15~30 mg/L。严重和/或复杂性MRSA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骨髓炎,替考拉宁C min为20~40 mg/L。 结论 《指南》针对不同病理状态下患者替考拉宁目标C min的确定,为临床治疗中替考拉宁TDM、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精神科护士临床决策意识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
梁丽芬, 曹治, 覃远丽, 周伟
广州医药    2022, 53 (4): 110-1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4.025
摘要95)      PDF (1070KB)(424)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的临床决策意识与其情绪智力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护理临床决策量表(CDMNS),情绪智力量表(WLEIS)对来自广州市3家医院的2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精神科护士临床决策意识得分为(133.25±14.68)分,情绪智力得分为(74.15±11.77)分,精神科护士临床决策意识总分与情绪智力能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0.413, P<0.05)。 结论 精神科护士临床决策意识、情绪智力为中等水平,提高情绪智力水平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临床决策能力。
43例足底筋膜炎的MRI诊断及特征
张立, 余雪玲, 杨燕华, 邱子维, 陈荣辉, 吴恩柱
广州医药    2018, 49 (3): 73-7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8.03.021
摘要413)      PDF (1307KB)(414)   
目的 对我院43例经临床诊断及随访证实的足底筋膜炎患者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MRI特征。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因足底疼痛就诊的4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彩超及MRI诊断,对比诊断患侧及健侧足底筋膜厚度及评测者间相关系数。 结果 经临床及随访证实足底筋膜炎患者43例。MRI诊断结果:43例患者中最常见表现为足底筋膜周围软组织水肿,32例患者表现为跟骨骨髓水肿,17例患者观察到足底筋膜内肌腱信号改变。彩超及MRI诊断患侧、健侧足底筋膜厚度均有差异,MRI诊断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彩超及MRI评测者间相关系数有差异,MRI诊断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足底筋膜炎采用MRI诊断可观察到足底筋膜厚度及信号改变,对跟骨骨髓水肿、筋膜周围软组织肿胀改变程度有良好诊断表现,临床可作为足底筋膜炎诊断的首选方法。
槐耳颗粒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对内分泌激素及生存期的影响
黎颂铭, 郝俊文, 洪云, 李良
广州医药    2021, 52 (5): 109-11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5.024
摘要353)      PDF (1007KB)(511)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用槐耳颗粒对内分泌激素及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进行乳腺癌治疗术的80例乳腺癌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预防性止吐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槐耳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 2),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LH、FSH、E 2水平对比均 P<0.05。在治疗后通过电话、视频等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对比均有 P<0.05。 结论 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联用槐耳颗粒可有效改善内分泌激素指标,并使生存时间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