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肿瘤可塑性与药物治疗抵抗
何丹, 成炜, 刘铭
广州医药    2024, 55 (3): 213-22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3.001
摘要115)      PDF (1293KB)(931)   
药物治疗抵抗在临床实践中成为肿瘤治疗失败的主因。最近的研究指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能源于其内部高度的细胞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的基础则是肿瘤可塑性。肿瘤细胞可塑性可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包括对治疗的耐药性发展、免疫系统逃逸以及对周围组织和血管系统的侵袭和转移等。本文简要介绍肿瘤细胞可塑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在药物治疗抵抗的非遗传适应性机制与靶向治疗新策略。
m 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干预策略
彭彦茜, 易诚, 陶丽君, 王红胜
广州医药    2023, 54 (2): 1-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2.001
摘要146)      PDF (2962KB)(874)   
N 6-甲基腺苷( N 6-methyladenosine, m 6A)修饰是真核生物信使 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其失调会导致mRNA异常生物学行为如翻译和降解紊乱,从而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表明m 6A在免疫调控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可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还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应答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 6A修饰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潜在干预靶点。本文阐述了免疫细胞中m 6A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靶向m 6A调控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干预策略及潜在治疗价值。
纳米药物重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增强抗癌效果
陈明娃, 王俊侠
广州医药    2023, 54 (4): 1-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4.001
摘要172)      PDF (7656KB)(2089)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之一,M2-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将促肿瘤的M2-TAMs重编程为促炎的M1-TAMs可实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本综述在介绍TAMs与肿瘤治疗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纳米药物重编程TAMs增强抗肿瘤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从TAMs靶向递送各种活性物质进行重编程TAMs和纳米药物介导的异常肿瘤微环境调节的间接重编程TAMs两种方式,综述近年来基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调控策略及典型例子。
《欧洲胃肠内镜学会关于上消化道及肝胰腺胆道的内镜下组织活检指南》解读
唐文娟, 李永强, 陈慧婷, 周永健
广州医药    2023, 54 (5): 14-2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5.003
摘要54)      PDF (1030KB)(418)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与组织病理诊断密切相关,高效、规范获取组织样本是关键,对此2021年欧洲胃肠内镜学会制定了消化道及肝胰腺胆道的内镜下组织活检的指南,分为上消化道(含肝、胰腺、胆道)和下消化道两部分,提供了规范活检的指导及建议。笔者对指南就上消化道内镜下组织活检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解读内容为个人观点。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奥马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卢妤, 廖兆豪, 任冠桦, 吴四智, 马为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78-48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5
摘要76)      PDF (1217KB)(33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检测奥马珠单抗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的奥马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 结果 通过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涉及奥马珠单抗的ADE报告中提取了186,353份报告,涉及45,383例患者。在这些报告中,女性(65.31%)比例远高于男性(24.97%)。主要报告国家为美国(64.93%)和加拿大(11.96%)。报告者中以消费者(41.35%)和医师(36.97%)为主要群体。研究发现了621个ADE阳性信号,涉及25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主要包括呼吸系统、胸部和纵隔疾病(21.29%)以及感染和侵染类疾病(10.91%)。其中,183个信号被评定为高风险信号,其中包括57个新的高风险信号,如血压升高、易醒型失眠和心律失常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奥马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 结论 在奥马珠单抗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药品说明中提到的已知不良反应外,还需特别警惕潜在的不良药物事件,如血压升高、心率升高、中间易醒型失眠、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等。
腹腔镜术后内脏痛相关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孙文意, 周豪, 董朝轩
广州医药    2024, 55 (1): 91-9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1.016
摘要130)      PDF (1077KB)(329)   
腹腔镜手术后除躯体创伤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经历痛苦的术后内脏痛,不仅使患者术后体验不佳,疼痛应激甚至可能加重机体的内环境紊乱,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内脏痛是来源于内脏器官和组织的疼痛,其产生与脏器的平滑肌痉挛、扩张、缺血、化学炎症刺激等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离子通道和受体在调节内脏伤害性刺激信号的传导上发挥作用。目前,临床上术后镇痛治疗方案多样,但如何针对性地控制术后内脏痛是临床医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该文对腹腔镜术后内脏痛发生的相关机制、内脏感觉的神经传导及临床特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与进展
潘立文, 唐文洁, 郭媛
广州医药    2024, 55 (12): 1381-1388.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4.12.001
摘要52)      PDF (1497KB)(11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新辅助治疗、辅助放化疗等多种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其中,新辅助治疗(NAT)包括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目的是使肿瘤降期、保乳、保腋窝,并可观察药物敏感性,是当前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治疗疗效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尽管病理学评价在评估NAT疗效方面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其局限性在于只能通过有创手段在治疗后进行,无法在治疗前对患者做出准确预测。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项广泛使用的乳腺成像技术,在评估NAT疗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影像组学(Radiomics)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能够从医学图像中提取大量肉眼难以识别的特征,揭示病变内部的微观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全面反映肿瘤的异质性,这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区分良、恶性肿瘤,还能对恶性肿瘤的预后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在NAT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乳腺癌NAT治疗策略的优化和个性化医疗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策略和治疗进展
黄庆, 索彩霞, 何凤, 罗青青, 李旺林, 曹杰
广州医药    2024, 55 (1): 1-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1.001
摘要156)      PDF (1266KB)(272)   
通过筛查和早期发现,可以降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有效切除肿瘤病变可以降低CRC的病死率。虽然对CRC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前体病变的了解已经取得进展,但最近年轻人群CRC发病率升高,原因尚不清楚。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多种侵入性、半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筛查方式。目前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重视提高了筛查的有效性,人工智能等影像新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显现。而且,CRC有效干预措施,如保肛治疗新术式、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被证明可以提高CRC患者的生存率。该文旨在总结目前国内外CRC筛查方式和指南的证据,并综述CRC治疗领域的进展。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
李俊
广州医药    2022, 53 (2): 48-5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2.011
摘要236)      PDF (1044KB)(145)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120例NS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60例患者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60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80.00%),试验组治疗后浮肿少尿、腰膝酸软、腹部胀满、头晕乏力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24 h尿蛋白、尿素氮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肌酐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与参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NS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蛋白尿,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内镜活检Crohn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黄薇, 杨通, 关晓颖
广州医药    2019, 50 (1): 52-5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9.01.013
摘要101)      PDF (2735KB)(140)   
目的 探讨内镜活检Crohn病(CD)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活检12例CD的临床表现、内窥镜特征,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 结果 显微镜下CD的组织学形态主要特征是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裂隙状溃疡、黏膜及黏膜下层不均匀分布的重度炎症,淋巴管扩张和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染色CD68、D2-40、S-100均表达。 结论 CD是一肿少见的炎症性肠病,回盲部及末段回肠是最好发部位,主要表现反复腹泻、血便等症状,内镜下见多灶溃疡,不连续性病变等特征,组织学见裂隙性溃疡,黏膜及黏膜下层的重度炎症且不均匀分布,位于生发中心的非干酪结节病样肉芽肿、淋巴管扩张和纤维组织增生等非特异性特征,可靠的病理诊断要结合临床、内镜、影像等检查及多部位多次活检。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受试者招募现状及对策
周晓妮, 朱兆华, 阮光峰, 窦智燕, 梅凤娇, 刘雪莲, 黄程, 丁长海
广州医药    2023, 54 (11): 11-1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11.002
摘要70)      PDF (978KB)(233)   
受试者招募工作关乎临床研究质量与进度。无法按计划招募到合适的受试者,一直是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分析影响IIT项目受试者招募进度的常见因素,并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提高受试者认知度与信任度、拓宽招募渠道、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多中心伦理协作审查机制等方面探讨推进受试者招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IIT研究者及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减轻小鼠肠道炎症
冯碧燕
广州医药    2023, 54 (8): 9-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8.002
摘要484)      PDF (1908KB)(391)   
目的 从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两个方面探究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 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急性肠炎模型组和五味苦参组。急性肠炎模型组和五味苦参组小鼠予含有3% DSS的饮用水1周诱导急性结肠炎,其后急性肠炎模型组予PBS灌肠,五味苦参组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制备为灌肠液灌肠。每天称量小鼠体质量,观察大便性状及血便情况,第8天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和肠屏障因子。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急性肠炎模型组肠道炎症明显,五味苦参组有效缓解肠道炎症和有利于肠上皮屏障修复。表现为五味苦参灌肠液有效缓解小鼠体质量下降,具有较低的DAI评分,有较好的组织学表现,其结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相对表达下降,Occludin和ZO-1的相对表达增加(P<0.05)。 结论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制备的灌肠液可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基于PERMA模式的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性功能、抑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黄玉玲, 吴健灵, 周丹, 彭丽艳
广州医药    2024, 55 (2): 170-17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2.012
摘要120)      PDF (1098KB)(94)   
目的 探讨积极综合护理措施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性功能、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4例50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除了常规护理内容,还采用幸福理论框架模型下(PERMA模型)的性健康管理多学科团队干预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幸福感指数,对性功能指数、抑郁评分和幸福指数进行评估。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干预3个月及6个月患者的性功能改善(F=91.08,P<0.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F=1 092.59,P<0.001),幸福感改善指数高于对照组(F=107.90,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性功能指数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 s=-0.918,P<0.001),同幸福感指数得分呈正相关(r s=0.844,P<0.001)。 结论 综合护理在性功能、抑郁和主观幸福感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通过PERMA模式下性健康管理的多学科团队干预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及改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伏诺拉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李思荃, 蔡祥胜, 张伟铮, 胡笑仪, 孙宁, 许研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89-49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6
摘要77)      PDF (1333KB)(91)   
目的 探究伏诺拉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 方法 入组2022年5月—12月经 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的Hp现症感染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方案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伏诺拉生三联疗法,对照组方案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艾司奥美拉唑镁、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疗程均为14 d。在治疗停药后1个月复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是否Hp根除成功,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较高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Hp感染的治疗方案之一。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及相关因素
骆江坤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38-14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31
摘要117)      PDF (1047KB)(648)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RTG)及相关因素。 方法 本院对2014年12月—2018年9月4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肾糖阀值为8.9~10 mmol/L,据此将患者分为高阀值组、中等阀值组以及低阀值组,不同组肾糖范围分别为RTG>10 mmol/L、8.9 mmol/L≤RTG≤10 mmol/L、RTG<8.9 mmol/L,以此对各组生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高阀值组与中等阀值组相比,RTG值、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血糖均值(MBG)、24 h血糖对比差异明显, P<0.05。高阀值组与低阀值组相比,RTG值、性别、FPG、BMI、TC、M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有差异, P<0.05。性别、年龄、BMI、HbA1C、TC以及低密度酶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相关,且呈正比关系, 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BMI、HbA1C、LDL-C,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较多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阀值较高,且肾糖阀值与HbA1C、LDL-C相关。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阮明辉, 姜龙, 辛宇, 邓强, 周一丁, 王刚
广州医药    2025, 56 (1): 56-61.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5.01.008
摘要37)      PDF (1064KB)(95)   
近年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占乳腺疾病的4%~5%,该病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结核药、他莫昔芬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单纯手术切除如切除范围小极易复发,而切除范围大则乳腺外形变化较大,严重者甚至需要切除乳腺。乳腺外形的缺损改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而且对乳腺外观无影响。该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论述。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超声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照研究
卢思慧, 郭绍辉
广州医药    2022, 53 (3): 22-2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05
摘要190)      PDF (1890KB)(343)   
目的 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超声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接受超声胃镜病人60例,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观察麻醉过程中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各时刻的变化、苏醒及离室时间、围术期不良事件。 结果 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观察组可进入足够的镇静深度,而对照组的镇静程度更深;2组起效时间相似,且迅速苏醒而离室,但在苏醒及离室时间方面观察组稍短;不良事件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超声胃镜检查,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产生足够的镇静深度,能使患者迅速苏醒,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总体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丙泊酚。
Nolla分期对青少年拔牙正畸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的影响
邱志刚, 张德庆, 曾媚, 刘晓婷, 黄鸿裕
广州医药    2024, 55 (10): 1193-1197.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4.10.016
摘要56)      PDF (1123KB)(59)   
目的 探讨Nolla分期对青少年拔牙正畸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拔牙正畸青少年患者。100例患者均拔除了4颗前磨牙,共有100颗下颌第三磨牙,通过Nolla分期,可将100例患者分成四组,每组25例。Ⅰ组:牙冠正在形成,Ⅱ组:牙冠基本形成,Ⅲ组:牙根形成在1/2以下,Ⅳ组:牙根形成在1/2以上。在治疗前后,测量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对角度α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第三磨牙牙胚倾斜角、MP-SN、MP-FH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6,P=0.857;F=0.033,P=0.992;F=0.028,P=0.994);治疗前组间下颌第三磨牙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组间下颌第三磨牙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76,P<0.001),治疗前后Ⅰ组、Ⅱ组、Ⅳ组第三磨牙的角度无差异(t=0.757,P=0.453;t=0.224,P=0.824;t=0.852,P=0.399),Ⅲ组治疗后角度变化减少(t=3.697,P<0.001)。 结论 青少年正畸拔牙后,下颌第三磨牙处于牙根形成阶段的一半以下可能会导致第三磨牙近中倾斜加重。当下颌第三磨牙处于牙冠形成阶段,牙冠形成超过一半时,第三磨牙角度变化较小。在治疗前应根据Nolla分期评估下颌第三磨牙的预后情况,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穴位贴敷疗法干预矮小症现代文献分析
谢红颖, 黄伟
广州医药    2025, 56 (2): 260-267.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5.02.018
摘要23)      PDF (1174KB)(51)   
目的 分析现代文献中穴位贴敷疗法干预矮小症研究现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近2018年1月—2023年12月6年间国内医学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矮小症的中文文献,对文献年代分布、发表期刊、研究内容、贴敷穴位、贴敷药物、贴敷的时间、频次、治疗时间、观察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矮小症、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的文献共10篇,近6年间均有相关文献发表;发表期刊《中医儿科杂志》《新中医》《中国现代医生》《中医外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研究内容涉及矮小症分型、穴位贴敷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法、畲医法、中药内服法、拉伸操法、营养干预指导、推拿等方法治疗矮小症。 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联合其他疗法在临床上对儿童矮小症的改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相信随着矮小症成因的进一步明确,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矮小症的机制会更加清晰,为改善矮小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同时,为矮小症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MDSCs调控新生儿免疫应答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徐凝, 王丽娜, 刘国成, 刘雨丰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2
摘要72)      PDF (1455KB)(186)   
新生儿期的免疫系统发育阶段对维持新生儿健康至关重要,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机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新生儿免疫调节中的作用。MDSCs是一类免疫抑制功能强大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它们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免疫应答。MDSCs在新生儿中的调节作用对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和促进免疫耐受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期炎症性疾病,并对其后续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近期研究文献分析展示了MDSCs在新生儿免疫调节中的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在特定病理条件下的保护作用、与新生儿期炎症反应的相互作用,以及对长期免疫发展的潜在影响。因此,深入理解MDSCs在新生儿免疫中的角色,不仅有助于揭示其复杂的调节机制,也为制定新的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炎症性疾病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