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纳米药物重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增强抗癌效果
陈明娃, 王俊侠
广州医药    2023, 54 (4): 1-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4.001
摘要172)      PDF (7656KB)(2089)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之一,M2-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将促肿瘤的M2-TAMs重编程为促炎的M1-TAMs可实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本综述在介绍TAMs与肿瘤治疗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纳米药物重编程TAMs增强抗肿瘤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从TAMs靶向递送各种活性物质进行重编程TAMs和纳米药物介导的异常肿瘤微环境调节的间接重编程TAMs两种方式,综述近年来基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调控策略及典型例子。
重组人干扰素α 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黎子武, 梁林国, 杨均秀, 陈强锋, 郑志坚
广州医药    2022, 53 (5): 76-79.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15
摘要2221)      PDF (1043KB)(1608)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实验组患儿咽痛症状消失时间(2.01±0.23)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8±0.30)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1.68±0.52)d、治疗时间(5.41±0.36)d均短于对照组( t=26.001、9.766、19.277、28.089, 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χ2=4.114, 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2=4.021, P<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方案可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病情康复,促进患儿健康生长,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杨静, 史文利, 刘国荣, 杜洪
广州医药    2015, 46 (6): 9-1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5.06.003
摘要180)      PDF (1481KB)(115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对1例首诊误诊为子宫颈微腺体增生的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观察及总结,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 本例患者年龄61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就诊,B超提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并行分段诊刮术,先后两次诊刮标本光镜下均见黏液性柱状上皮呈乳头状及网格状结构,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罕见,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腺上皮内“微脓肿”形成;免疫组化示:上皮成分P16弥漫强(+),CEA小灶(+),Vimentin弥漫(+),ER约90%(+,中-强),PR约90%(+,弱),Ki-67约3%(+),间质细胞CD10(+)、CD34(-)。 结论 子宫内膜微腺体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子宫内膜黏液腺癌,其组织学形态与子宫颈良性病变微腺体增生十分相似,易于混淆,但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及详细地临床病史资料收集、分析,可以与其鉴别,从而做出正确地诊断。
应用STSF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孙少喜, 谭文亮, 黎镇赐, 吴天源
广州医药    2022, 53 (4): 9-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4.003
摘要488)      PDF (1111KB)(1099)   
目的 探讨应用56孔冷盐水(STSF)压力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使用STSF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行射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STSF组),匹配同期年龄、性别、左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且使用6孔冷盐水 (ST)压力导管常规功率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71例(ST组),比较2组患者之间的即刻环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单圈隔离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消融时间、术中盐水灌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都成功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STSF组单圈隔离成功率与ST组无差异(左侧肺静脉92.6% vs 90.1%, P>0.05;右侧肺静脉83.8% vs 87.3%, P>0.05),与ST组比较,STSF组手术及消融时间缩短[(70.9±10.0)min vs (79.1±14.2)min, P<0.001;(25.4±4.5)min vs(30.5±6.3)min, P<0.001],灌注量更低[(406.5±46.3)mL vs (729.2±106.1)mL; P<0.001],X线透视时间相近[(6.5±2.5)min vs(7.3±2.6)min; P=0.056]。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均较低(2.9% vs 3.9%; P=0.39),STSF组2例术中发生气体爆破,但未引起心包填塞,ST组有2例术后出现心衰,利尿后好转,1例出现持续性胸痛,胃镜提示食道糜烂,予流质饮食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恢复。 结论 应用STSF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在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大环隔离可提高消融效率,减少术中液体负荷,且不增加围手术期风险。
肿瘤可塑性与药物治疗抵抗
何丹, 成炜, 刘铭
广州医药    2024, 55 (3): 213-22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3.001
摘要115)      PDF (1293KB)(933)   
药物治疗抵抗在临床实践中成为肿瘤治疗失败的主因。最近的研究指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能源于其内部高度的细胞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的基础则是肿瘤可塑性。肿瘤细胞可塑性可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包括对治疗的耐药性发展、免疫系统逃逸以及对周围组织和血管系统的侵袭和转移等。本文简要介绍肿瘤细胞可塑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在药物治疗抵抗的非遗传适应性机制与靶向治疗新策略。
m 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干预策略
彭彦茜, 易诚, 陶丽君, 王红胜
广州医药    2023, 54 (2): 1-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2.001
摘要146)      PDF (2962KB)(874)   
N 6-甲基腺苷( N 6-methyladenosine, m 6A)修饰是真核生物信使 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其失调会导致mRNA异常生物学行为如翻译和降解紊乱,从而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表明m 6A在免疫调控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可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还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应答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 6A修饰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潜在干预靶点。本文阐述了免疫细胞中m 6A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靶向m 6A调控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干预策略及潜在治疗价值。
妊娠早期低血压与子宫动脉血流的关系
郭蓝蓝, 蒋艳敏, 王海玉, 张学真, 董涛威, 邓雯锋, 刘慧姝
广州医药    2021, 52 (6): 10-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03
摘要420)      PDF (1124KB)(711)   
目的 研究妊娠早期低血压对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产前检查的早孕期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分为两组:低血压组(43人)及正常血压组(73人),分别监测两组孕妇的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 (pulse index,PI)及收缩期峰值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并比较两组间PI及PSV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双侧子宫动脉血流PI与平均动脉压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P<0.05)。低血压组双侧子宫动脉PI低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血压组右侧子宫动脉PSV低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侧子宫动脉PSV两组间无差异( P>0.05)。 结论 低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降低,临床应重视妊娠期低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者的围产期管理。
乳腺癌化疗患者完全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
熊白玉, 朱玮
广州医药    2021, 52 (6): 54-5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11
摘要586)      PDF (1135KB)(68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因化疗需要行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 方法 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行植入式输液港置入术的60例乳腺癌患者相关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生率为21/60(35%)。BMI≤24的患者CRT发生率为30.3%,BMI>24则为40.74%;行4、6、8次化疗的CRT发生率分别为20%、33.34%、44.12%,导管末端位于T5-T8的CRT发生分别为:66.67%, 26.09%, 28.57%, 50%;Ki-67高表达的血栓发生率为27.5%,低Ki-67表达则为50%;导管材质为聚氨酯的血栓发生率为47.62%,硅胶材质则为28.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stra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ER/PR)阴性的CRT发生率为60%,ER/PR阳性则为23.8%( 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CRT发生率为50%,HER-2阴性CRT发生率则为23.53%( P<0.05)。多因素分析:相对于ER/PR阳性,ER/PR阴性将增加CRT的发生( OR=4.482, 95% CI:1.116~17.998, P<0.05);Ki-67的表达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OR=7.051, 95% CI:1.513~32.858, P<0.05);HER-2表达对CRT的形成均无统计学意义( OR=0.254,95% CI:0.058~1.115, P>0.05)。 结论 血栓形成是植入式输液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肿瘤ER/PR表达相关,临床上应得到重视。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许嘉月, 蔡桂元, 兰月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01
摘要381)      PDF (2270KB)(653)   
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具有安全无痛、操作简单等优点,日益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各领域。本文基于近年来发表的TMS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对TMS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吞咽障碍、脊髓损伤、帕金森、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当前TMS在神经康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TMS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及相关因素
骆江坤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38-14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31
摘要117)      PDF (1047KB)(648)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RTG)及相关因素。 方法 本院对2014年12月—2018年9月4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肾糖阀值为8.9~10 mmol/L,据此将患者分为高阀值组、中等阀值组以及低阀值组,不同组肾糖范围分别为RTG>10 mmol/L、8.9 mmol/L≤RTG≤10 mmol/L、RTG<8.9 mmol/L,以此对各组生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高阀值组与中等阀值组相比,RTG值、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血糖均值(MBG)、24 h血糖对比差异明显, P<0.05。高阀值组与低阀值组相比,RTG值、性别、FPG、BMI、TC、M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有差异, P<0.05。性别、年龄、BMI、HbA1C、TC以及低密度酶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相关,且呈正比关系, 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BMI、HbA1C、LDL-C,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较多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阀值较高,且肾糖阀值与HbA1C、LDL-C相关。
356例甲状腺Bethesda Ⅲ类结节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刘军, 余小蒙, 李太利, 陈燕, 尹为华
广州医药    2021, 52 (6): 14-1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04
摘要1335)      PDF (1121KB)(6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Bethesda Ⅲ类(AUS/FLUS)结节的诊断原因,以及亚分类在预测结节恶性风险(risk of malignancy,ROM)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356例Bethesda Ⅲ结节患者,对其诊断原因, ROM及亚分类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在97例手术切除标本中,72例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Bethesda Ⅲ类的ROM为74.2%。影响PTC诊断的主要原因有病灶小、穿刺细胞量稀少、缺乏乳头状结构及细胞核特征不典型;次要原因有间质显著纤维化或钙化、涂片不合格、固定不当、染色不佳及细胞学诊断经验欠缺等。Bethesda Ⅲ类的亚分类:132例为低风险组,其中12例手术切除,ROM为8.3%;122例为高风险组,其中70例手术切除,ROM为92.9%;102例为中风险组,其中15例手术切除,ROM为40.0%;高风险组和低/中风险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Bethesda Ⅲ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而对Bethesda Ⅲ类结节进行风险相关的亚分类,有助于实现更好的ROM分层并改善此类病变的临床管理。
儿童Rotor综合征临床特点及SLCO1B1和SLCO1B3基因突变分析
叶家卫, 谭丽梅, 杨峰霞, 徐翼, 李旭芳
广州医药    2021, 52 (6): 1-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01
摘要337)      PDF (6334KB)(613)   
目的 对3例儿童Roto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SLCO1B1和SLCO1B3基因突变分析,提高儿科医生对Rotor综合征的认识。 方法 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8年—2019年确诊的3例Roto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肝脏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二代测序筛查并家系验证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巩膜和(或)皮肤轻度黄染,实验室检查提示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二代测序发现3例患儿均为SLCO1B1基因c.1738C>T纯合突变和SLCO1B3基因5号内含子区域大片段插入纯合突变。SLCO1B1基因和SLCO1B3基因2处纯合突变均进行了家系验证。文献报道的SLCO1B1基因c.1738C>T突变是无义突变,可以造成蛋白功能缺失;SLCO1B3基因的大片段插入突变虽暂未有文献收录或报道,但大片段的插入突变可引起移码突变而造成编码蛋白功能丧失。 结论 由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Rotor综合征不断被儿科医生所认识。SLCO1B1和SLCO1B3双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是3例Rotor综合征患儿的分子遗传基础。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张林洋, 朱玲玲, 朱国华
广州医药    2021, 52 (5): 135-13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5.030
摘要183)      PDF (1011KB)(557)   
前列腺癌作为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但后期并发症、治疗副作用等问题突出,且多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预后极差。既往研究已然证实,中医药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可有效减少复发、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中医药对前列腺癌的研究,为往后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针灸治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严红莲, 何淑祯, 邢彦君, 罗晓丹, 林冰, 赖慧华
广州医药    2015, 46 (1): 13-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5.01.005
摘要238)      PDF (507KB)(550)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顺德妇幼保健院生殖科,因不孕进入IVF/ICSI周期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三组,针刺组、安慰针刺组、对照组各36例,针刺组:在移植前24小时、移植后30分钟进行相关的针刺治疗,安慰针刺组:针刺穴位与妊娠无关,对照组:不使用针刺疗法,比较三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Ⅰ型内膜血流类型及PI、RI、S/D低于治疗前,Ⅱ+Ⅲ型内膜下血流类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安慰针刺组、对照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针刺组种植成功率、妊娠成功率及活产率均高于安慰针刺组、对照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改善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妊娠结局。
骨劈开术在水平骨量不足缺牙区种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曾文锋
广州医药    2023, 54 (1): 99-10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1.021
摘要129)      PDF (3159KB)(528)   
缺牙区水平骨量不足一直是口腔种植的重要难题。骨劈开术是常用于解决此难题的手术方式之一,目前临床常用术式是采用超声骨刀沿牙槽嵴顶矢状劈开后,用骨凿将唇(颊)侧骨板向唇(颊)侧移位后增加牙槽骨水平宽度,达到同期种植的目的。骨劈开并同期植入种植体降低了困难病例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降低患者成本。但若劈开后种植体周围的间隙大于1 mm或唇侧骨板分离,则需要同期进行植骨。但骨劈开术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适应症,要求缺牙区垂直骨高度足够,水平骨宽度不足(3~5 mm),骨质为Ⅲ ~ Ⅳ类骨,患者无种植手术的局部和全身禁忌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劈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不用开辟第二创口即可获得较好的骨增量效果等优点,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种植手术适应证。现本文对骨劈开术的翻瓣术式、非翻瓣术式及术后效果的进展进行综述。
妊娠中晚期服用奥司他韦对罹患甲型H1N1流感孕妇症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黄文宇, 甘玉杰
广州医药    2021, 52 (5): 131-134.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5.029
摘要282)      PDF (998KB)(527)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服用奥司他韦对罹患甲流孕妇症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就诊且罹患甲型H1N1的20名孕妇作为研究组对象;同时随机选择同一孕期在该医院产检和分娩,妊娠期间未患甲流H1N1的80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象。在给予口服奥司他韦后,记录研究对组对象流感症状的缓解时间。在妊娠结束后,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母婴结局,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孕妇的年龄≥30岁(65.0% vs 56.3%)、孕周≥32周(60.0% vs 52.5%)、汉族(100.0% vs 95.0%)、中学及以下(40.0% vs 45.0%)、月收入≥3500元(70.0% vs 6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服药时间<48 h和服药时间≥48h研究对象的发热缓解时间[(2.9±0.3)d vs(3.4±0.4)d]、肌肉和关节酸痛的缓解时间[(3.3±0.4)d vs(3.8±0.5)d]、流涕的缓解时间[(5.6±0.5)d vs(6.8±0.7)d]、咽痛的缓解时间[(2.7±0.3)d vs(3.4±0.5)d]、咳嗽的缓解时间[(8.1±0.6)d vs(9.6±0.8)d]、体力恢复时间[(7.8±0.9)d vs(9.2±0.7)d]比较,服药时间<48 h者低于服药时间≥48 h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妇的自然流产(5.0% vs 2.5%)、死胎(0.0 vs 1.3%)、胎膜早破(10.5% vs 13.8%)、顺产(79.0%vs 81.8%)、低出生体重(15.8%vs 1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奥司他韦对于缓解善中晚期孕妇的甲型H1N1流感症状和预防甲型H1N1带来的不良母婴结局具有良好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应用
钟璐莲, 陈政, 彭陈陈, 王娟, 盛小茜, 曾环思, 李裕基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23
摘要734)      PDF (1050KB)(518)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因素对使用阿立哌唑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市康宁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使用阿立哌唑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样本229份,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基本信息,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仅性别、日剂量能解释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变化。使用阿立哌唑患者血药浓度剂量比值(C/D)女性组高于男性组( P<0.01),阿立哌唑合用丙戊酸盐组高于无合用组( P<0.05),年龄、其他合并、药物厂家用药对阿立哌唑(C/D)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阿立哌唑C/D值与性别有关,合并用药对其有一定影响,不同药物厂家的阿立哌唑C/D值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应加强治疗药物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及临床诊疗效果,结合药物经济学因素优化给药方案。
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
胡晓文, 潘巧玲
广州医药    2023, 54 (3): 113-11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3.022
摘要100)      PDF (985KB)(515)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并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对比2组患者激素水平,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睾酮素(T)、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与研究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改善FSH、LH、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分析较对照组改善( 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均低于研究组患者( P<0.05)。 结论 定经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临床妊娠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槐耳颗粒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对内分泌激素及生存期的影响
黎颂铭, 郝俊文, 洪云, 李良
广州医药    2021, 52 (5): 109-11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5.024
摘要353)      PDF (1007KB)(511)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用槐耳颗粒对内分泌激素及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进行乳腺癌治疗术的80例乳腺癌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预防性止吐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槐耳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 2),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LH、FSH、E 2水平对比均 P<0.05。在治疗后通过电话、视频等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对比均有 P<0.05。 结论 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联用槐耳颗粒可有效改善内分泌激素指标,并使生存时间获益。
一种应用手机软件测量关节活动度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邓浩荣, 刘春玉, 刘玉双
广州医药    2022, 53 (3): 42-4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09
摘要548)      PDF (5976KB)(504)   
目的 研究应用手机软件(Goniometer Pro,G-pro)进行测量髋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用量角器和苹果手机软件G-pro来测量髋关节ROM,共有12名受试者参加本次试验。测量者A应用量角器和G-pro来测量髋关节的屈曲角度,同时测量者B应用G-pro进行再次测量髋关节屈曲角度,24 h后测量者A在相同条件下应用G-pro再次测试髋关节屈曲角度。通过分析量角器与G-pro测量结果进行效度分析,通过比较测量者A与B,测量者A前后两次测量进行组间和组内信度研究。 结果 在同一测量者量角器与G-pro测量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测量者A用G-pro前后24 h前后测量受试者得出的差值也无显著性差异( P>0.05),测量者A、B用G-pro测量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G-pro对于测量髋关节屈曲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