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Email Alert
RSS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广州医药
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阵容
投稿指南
论文重合率自检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广告业务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作者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奥马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卢妤, 廖兆豪, 任冠桦, 吴四智, 马为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78-48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5
摘要
(
76
)
PDF
(1217KB)(
338
)
可视化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检测奥马珠单抗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的奥马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
结果
通过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涉及奥马珠单抗的ADE报告中提取了186,353份报告,涉及45,383例患者。在这些报告中,女性(65.31%)比例远高于男性(24.97%)。主要报告国家为美国(64.93%)和加拿大(11.96%)。报告者中以消费者(41.35%)和医师(36.97%)为主要群体。研究发现了621个ADE阳性信号,涉及25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主要包括呼吸系统、胸部和纵隔疾病(21.29%)以及感染和侵染类疾病(10.91%)。其中,183个信号被评定为高风险信号,其中包括57个新的高风险信号,如血压升高、易醒型失眠和心律失常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奥马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
结论
在奥马珠单抗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药品说明中提到的已知不良反应外,还需特别警惕潜在的不良药物事件,如血压升高、心率升高、中间易醒型失眠、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MDSCs调控新生儿免疫应答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徐凝, 王丽娜, 刘国成, 刘雨丰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2
摘要
(
72
)
PDF
(1455KB)(
186
)
可视化
新生儿期的免疫系统发育阶段对维持新生儿健康至关重要,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机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新生儿免疫调节中的作用。MDSCs是一类免疫抑制功能强大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它们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免疫应答。MDSCs在新生儿中的调节作用对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和促进免疫耐受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期炎症性疾病,并对其后续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近期研究文献分析展示了MDSCs在新生儿免疫调节中的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在特定病理条件下的保护作用、与新生儿期炎症反应的相互作用,以及对长期免疫发展的潜在影响。因此,深入理解MDSCs在新生儿免疫中的角色,不仅有助于揭示其复杂的调节机制,也为制定新的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炎症性疾病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与进展
潘立文, 唐文洁, 郭媛
广州医药 2024, 55 (12): 1381-1388.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4.12.001
摘要
(
52
)
PDF
(1497KB)(
114
)
可视化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新辅助治疗、辅助放化疗等多种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其中,新辅助治疗(NAT)包括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目的是使肿瘤降期、保乳、保腋窝,并可观察药物敏感性,是当前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治疗疗效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尽管病理学评价在评估NAT疗效方面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其局限性在于只能通过有创手段在治疗后进行,无法在治疗前对患者做出准确预测。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项广泛使用的乳腺成像技术,在评估NAT疗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影像组学(Radiomics)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能够从医学图像中提取大量肉眼难以识别的特征,揭示病变内部的微观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全面反映肿瘤的异质性,这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区分良、恶性肿瘤,还能对恶性肿瘤的预后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在NAT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乳腺癌NAT治疗策略的优化和个性化医疗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阮明辉, 姜龙, 辛宇, 邓强, 周一丁, 王刚
广州医药 2025, 56 (1): 56-61.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5.01.008
摘要
(
37
)
PDF
(1064KB)(
95
)
可视化
近年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占乳腺疾病的4%~5%,该病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结核药、他莫昔芬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单纯手术切除如切除范围小极易复发,而切除范围大则乳腺外形变化较大,严重者甚至需要切除乳腺。乳腺外形的缺损改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而且对乳腺外观无影响。该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创新引领数智镇痛医疗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佘守章, 姚尚龙, 俞卫锋, 黄宇光
广州医药 2024, 55 (8): 820-82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8.001
摘要
(
69
)
PDF
(1580KB)(
94
)
可视化
1994年中国引进患者自控镇痛(PCA),经过国人改造升级如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1年具有中国自主专利产权和创新数字医疗的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Ai-PCA)诞生,2019年《智能化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管理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2023年《中国分娩镇痛规范及推广应用》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笔者撰写述评,提出努力推进Ai-PCA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呼吁国内学者重视引领数智镇痛医疗规范化,于2024年在《中华疼痛学杂志》刊出由余守章教授牵头制定的《患者自控镇痛临床应用规范专家共识》,助力中国数智镇痛医疗技术向智慧化前行,为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舒适镇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伏诺拉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李思荃, 蔡祥胜, 张伟铮, 胡笑仪, 孙宁, 许研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89-49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6
摘要
(
77
)
PDF
(1333KB)(
93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伏诺拉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
方法
入组2022年5月—12月经
13
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的Hp现症感染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方案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伏诺拉生三联疗法,对照组方案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艾司奥美拉唑镁、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疗程均为14 d。在治疗停药后1个月复查
13
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是否Hp根除成功,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较高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Hp感染的治疗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中枢性性早熟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张春红, 祝静文
广州医药 2024, 55 (5): 500-51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8
摘要
(
49
)
PDF
(3610KB)(
75
)
可视化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中药复方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PP)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CPP的文献,用Excel 2021 收集整理临床治疗CPP的常用中药复方,并通过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对其进行频次、关联规律等分析,研究CPP治疗的用药规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出高频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疾病的相关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通过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 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来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后运用 Autodock Vina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对结果验证。
结果
共筛选出224篇文献,包含方剂133首,中药188味。发现18味使用超过25次的高频药物;清热类、补虚类的药物应用较多;药物性味以寒及苦为主;归经之中以肝经占比最高;进一步关联分析得到高频药对14个;核心处方4个。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得到44个活性成分、200个药物靶点、1 287个疾病靶点、70个共有靶点、573条GO富集条目及136条KEGG通路,药物主要成分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作用于雌激素受体、黄体酮受体等核心靶点,通过内分泌抵抗、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相应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
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CPP多为滋阴清热、补虚类药物,与药性寒,药味苦、甘,归肝、肾经的药物配伍使用。其中高频药对“知母-黄柏”通过多成分、多靶点调控内分泌抵抗、雌激素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仿生心肌微环境介导的材料生物学研究
丁成斌, 邵子怡, 曾钰婷, 宋咏怡, 章文俊, 王乐禹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48-45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1
摘要
(
281
)
PDF
(6703KB)(
70
)
可视化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阻塞所引起的心肌缺氧坏死,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近年研究发现,利用组织工程手段仿生构建心肌微环境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区微环境,对心肌的再生能力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心肌再生,有望成为将来治疗心肌梗死的新方向。然而,由于对仿生心肌微环境和机体微环境交互作用、引发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不清楚,直接影响心肌损伤修复的过程和质量。因此,阐明仿生心肌微环境在心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及其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迫在眉睫。该文系统性综述了仿生心肌微环境的构建策略及植入体内后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免疫调控效应、促血管再生效应以及再生协同效应等,为新型心肌补片的仿生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浅析音乐疗法在儿童发育障碍疾病中的应用
吴刚, 赵海龙, 张生富, 马丽娟, 何煜洁, 郭斌
广州医药 2025, 56 (1): 62-70.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5.01.009
摘要
(
36
)
PDF
(1415KB)(
70
)
可视化
患有发育障碍类疾病的儿童数量庞大,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类疾病难以预防和治愈,同时缺乏特效药物,因此治疗主要依赖于行为和教育干预,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然而,目前临床相关治疗均有一定的不足,如存在不良反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等缺点。与之相比,音乐疗法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因此可应用于儿科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文章旨在通过研究现代音乐治疗,探讨结合古代五音疗法、现代知识以及中医理论,为儿童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深圳市助产士培训临床实操技能掌握的现况研究
刘慧敏, 吴大东, 姜蕾
广州医药 2024, 55 (6): 686-69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6.019
摘要
(
44
)
PDF
(1042KB)(
68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深圳市助产士培训的现况,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助产士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方便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在深圳市助产医疗机构工作的助产士,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了解他们在2009—2020年间参加助产士培训的情况以及对临床实操技能掌握的自评现况。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481名助产士,大部分来自三级医院,平均拥有9(5,15)年的助产工作经验,根据其工作年限和经验分别参加初级、中级和(或)高级培训,以参加一次初级或中级培训居多。助产士未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为医院人员不足和新入职。临床实操技能掌握自评现况分析显示,助产士初、中级母儿急救实操技能亟待加强,中级培训的助产士带教能力需提升。不同职称助产士的实操技能自评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3,P=0.026)。
结论
深圳市助产士对于初级培训和中级培训的参与度较高,但对部分临床实操技能的掌握仍存在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助产士临床实操技能培养,以全面满足孕产妇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联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胆管结石患者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影响
王冉, 梁亚坤, 黄静, 李娜, 马瑛
广州医药 2024, 55 (10): 1210-1214.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4.10.019
摘要
(
24
)
PDF
(1121KB)(
68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SBAR)模式交接班联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影响。
方法
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胆管结石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联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责任心、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注射、口服给药差错、换药、抽血差错、病例书写错误以及执行医嘱不及时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联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针对胆管结石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减重手术对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谢娟, 李汝峰, 陈婧, 李珉珉
广州医药 2024, 55 (5): 463-47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03
摘要
(
140
)
PDF
(1368KB)(
66
)
可视化
肥胖是一种以慢性低度炎症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肪组织作为一种内分泌和免疫器官,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炎症因子,参与肥胖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减重手术是治疗病态性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调节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有效改善代谢状态。但减重手术对于炎症因子的作用如何,目前国内外的文献证据仍有争议。本文将系统阐述肥胖与代谢性炎症的关系以及减重手术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旨在为肥胖代谢外科的诊疗过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树愧, 冷云霞
广州医药 2025, 56 (1): 4-10.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5.01.001
摘要
(
109
)
PDF
(39574KB)(
65
)
可视化
近几十年来,全球近视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众多研究表明户外活动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近视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的调查分析
陶丽, 文若兰, 范婷, 龚兰娟, 赖杏, 朱燕梅
广州医药 2024, 55 (7): 723-729.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7.004
摘要
(
48
)
PDF
(1115KB)(
63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参与心脏康复意愿的因素及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 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心脏康复参与意愿调查表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624例冠心病患者中,162例愿意参加(25.96%),126例希望参加(20.19%),66例计划参加(10.58%);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文化水平、娱乐活动、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社会支持方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2.32±0.41)(2.99±0.74)(2.58±0.9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28,P<0.001);文化水平方面,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得分分别为(2.35±0.18)(2.61±0.90)(3.09±0.6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47,P<0.001);娱乐活动方面,无、偏少、正常得分分别为(2.60±0.12)(2.88±0.29)(3.13±0.7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03,P<0.001);呼吸困难方面,≥1次/天、≥1次/周、<1次/月或无得分分别为(2.09±0.84)(2.31±0.70)(3.06±0.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082,P<0.001);心绞痛方面,≥1次/天、≥1次/周、<1次/月或无得分分别为(2.51±0.33)(2.82±0.76)(3.15±0.8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4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娱乐活动、呼吸困难及社会支持,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文化程度、娱乐活动、呼吸困难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较低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对此予以重视,并采取康复教育、实施延续性护理、建立支持环境等措施,促使冠心病患者积极参与到心脏康复中,从而有效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高博, 陈家楠, 丘金城, 黄东生
广州医药 2024, 55 (9): 963-97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9.001
摘要
(
67
)
PDF
(4933KB)(
63
)
可视化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本文综述了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在早期治疗阶段,规范化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中后期,特别是椎旁脓肿较大,椎体骨质破坏较大而导致脊柱不稳定的患者,手术治疗往往是必要且必需的辅助手段,手术可以最大限度清除病变的椎间盘、椎体和脓肿,也应该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的骨质。其主要原则包括病灶彻底清除、脊髓充分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等步骤。在手术治疗中,一期前路手术作为经典入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也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其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创手术的优势在于术中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临床效果。然而,对于手术的选择,临床医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临床表现及特征、影像学资料和手术适应证等多种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只有充分考虑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劣,采取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Nolla分期对青少年拔牙正畸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的影响
邱志刚, 张德庆, 曾媚, 刘晓婷, 黄鸿裕
广州医药 2024, 55 (10): 1193-1197.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4.10.016
摘要
(
56
)
PDF
(1123KB)(
59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Nolla分期对青少年拔牙正畸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拔牙正畸青少年患者。100例患者均拔除了4颗前磨牙,共有100颗下颌第三磨牙,通过Nolla分期,可将100例患者分成四组,每组25例。Ⅰ组:牙冠正在形成,Ⅱ组:牙冠基本形成,Ⅲ组:牙根形成在1/2以下,Ⅳ组:牙根形成在1/2以上。在治疗前后,测量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对角度α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第三磨牙牙胚倾斜角、MP-SN、MP-FH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6,P=0.857;F=0.033,P=0.992;F=0.028,P=0.994);治疗前组间下颌第三磨牙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组间下颌第三磨牙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76,P<0.001),治疗前后Ⅰ组、Ⅱ组、Ⅳ组第三磨牙的角度无差异(t=0.757,P=0.453;t=0.224,P=0.824;t=0.852,P=0.399),Ⅲ组治疗后角度变化减少(t=3.697,P<0.001)。
结论
青少年正畸拔牙后,下颌第三磨牙处于牙根形成阶段的一半以下可能会导致第三磨牙近中倾斜加重。当下颌第三磨牙处于牙冠形成阶段,牙冠形成超过一半时,第三磨牙角度变化较小。在治疗前应根据Nolla分期评估下颌第三磨牙的预后情况,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干细胞疗法及神经调控技术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张彩玲, 兰月, 马瑗锾
广州医药 2024, 55 (7): 689-704.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7.001
摘要
(
142
)
PDF
(2477KB)(
58
)
可视化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干细胞组织工程兴起和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给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目前,多项针对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相关治疗项目的临床研究已在全球注册,干细胞疗法是脊髓损伤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神经调控技术一直在临床上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靶向神经调控技术近年在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研究尝试联合干细胞疗法和神经调控技术应用治疗脊髓损伤,试图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干细胞疗法和神经调控技术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其作用效果、修复机制、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为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共同照护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王湘琦, 周艳颜, 杨秋莲
广州医药 2025, 56 (1): 117-124. DOI:
10.20223/j.cnki.1000-8535.2025.01.017
摘要
(
29
)
PDF
(1255KB)(
56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共同照护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 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给予共同照护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评估两组在培训前及培训后1、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等指标。
结果
培训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培训前,且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培训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者SDSCA评分高于培训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随着不同护理培训策略而得到改善。
结论
使用共同照护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更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HEC的健康管理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范明明
广州医药 2024, 55 (5): 558-56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17
摘要
(
72
)
PDF
(1328KB)(
5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HEC)的健康管理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按照AP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照组予早期活动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早期活动护理和基于HEC的健康管理,观察两组健康行为能力、健康促进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
结论
基于HEC的健康管理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AP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健康促进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医师值班排班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陈珍妮, 李念, 李谦, 王垭, 邓悟, 叶枫, 刘敏
广州医药 2024, 55 (5): 567-57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4.05.019
摘要
(
78
)
PDF
(1125KB)(
54
)
可视化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之一,是医院 “8 h”以外医疗质量安全连续性的重要保障。华西天府医院以往依托纸质排班进行医师值班工作管理,容易造成值班信息不透明、手工报送信息繁琐等弊端。利用值班排班系统对医师值班工作进行科学管理,不仅使值班排班及值班费报送工作便捷、及时、规范,还有利于提升临床医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