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Email Alert
RSS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广州医药
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阵容
投稿指南
论文重合率自检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广告业务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作者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重组人干扰素α 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黎子武, 梁林国, 杨均秀, 陈强锋, 郑志坚
广州医药 2022, 53 (5): 76-79.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15
摘要
(
2221
)
PDF
(1043KB)(
1608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实验组患儿咽痛症状消失时间(2.01±0.23)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8±0.30)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1.68±0.52)d、治疗时间(5.41±0.36)d均短于对照组(
t
=26.001、9.766、19.277、28.089,
P
<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χ
2
=4.114,
P
<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
2
=4.021,
P
<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方案可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病情康复,促进患儿健康生长,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极严重少精子症的疗效分析
甄国志, 林冰, 麦福劲, 叶宇, 曹健欣, 梁宇玲
广州医药 2022, 53 (5): 105-10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22
摘要
(
995
)
PDF
(1046KB)(
66
)
可视化
目的
比较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极严重少精子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20—2021年在本生殖中心门诊50例极严重少精子症病例,分为2组,A组(来曲唑,研究组
n
=26)、B组(氯米芬,对照组
n
=24)。
结果
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后1月、3月,A组精子浓度明显提高,优于B组[(4.5±3.1) vs (2.0±1.3);(8.3±3.5) vs (2.0±1.8),
P
<0.05]。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A组妊娠16例(61.5%),B组妊娠11例(45%)。2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升高[(5.9±3.8) vs (20.3±2.6);(3.6±2.8) vs (9.5±5.7);(13.6±10.5) vs (25.3±10.8),
P
<0.05],A组雌二醇水平降低[(36.8±20.6) vs (7.6±2.5),
P
<0.05]。
结论
来曲唑治疗极严重少精子症有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氯米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应用
钟璐莲, 陈政, 彭陈陈, 王娟, 盛小茜, 曾环思, 李裕基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23
摘要
(
734
)
PDF
(1050KB)(
518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因素对使用阿立哌唑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市康宁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使用阿立哌唑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样本229份,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基本信息,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仅性别、日剂量能解释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变化。使用阿立哌唑患者血药浓度剂量比值(C/D)女性组高于男性组(
P
<0.01),阿立哌唑合用丙戊酸盐组高于无合用组(
P
<0.05),年龄、其他合并、药物厂家用药对阿立哌唑(C/D)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阿立哌唑C/D值与性别有关,合并用药对其有一定影响,不同药物厂家的阿立哌唑C/D值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应加强治疗药物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及临床诊疗效果,结合药物经济学因素优化给药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钟亮, 刘清壮, 蔡茂德
广州医药 2022, 53 (5): 130-13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27
摘要
(
726
)
PDF
(1127KB)(
57
)
可视化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共9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75 mg/m
2
+顺铂75 mg/m
2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200 mg)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主要评估指标是随访期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降低(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99 、CEA及TSGF水平降低(
P
<0.05);2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以恶心呕吐、皮疹等为主,观察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P
>0.05);随访至2020年10月,观察组中位OS为16个月(5~27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个月(3~23个月),观察组中位OS长于对照组(
P
<0.001)。
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复发转移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抗原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临床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蒜氨酸药用制剂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裴天容, 李明强
广州医药 2023, 54 (1): 106-11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1.022
摘要
(
651
)
PDF
(1056KB)(
310
)
可视化
蒜氨酸为大蒜氨基酸成分,对机体无毒副作用,在体内代谢酶作用下分解成大蒜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蒜氨酸的分离提取、制剂及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冷敷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刘振康, 高志增, 王俐平, 陈霞, 陈文昭
广州医药 2023, 54 (3): 48-5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3.009
摘要
(
561
)
PDF
(1044KB)(
206
)
可视化
目的
探索冰袋冷敷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因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资料,将符合标准的71例行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38名患者,试验组33名患者。对照组38名患者术后不用冰袋冷敷;试验组33名患者术后采用冰袋冷敷。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并测量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和活动度。
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在术后6、24、48、72小时四个不同的时间点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在术后4、5、6、7天四个不同的时间点时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在术后1、2、3天三个不同的时间点时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结论
冰袋冷敷能够有效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并改善关节活动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一种应用手机软件测量关节活动度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邓浩荣, 刘春玉, 刘玉双
广州医药 2022, 53 (3): 42-4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09
摘要
(
548
)
PDF
(5976KB)(
504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应用手机软件(Goniometer Pro,G-pro)进行测量髋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用量角器和苹果手机软件G-pro来测量髋关节ROM,共有12名受试者参加本次试验。测量者A应用量角器和G-pro来测量髋关节的屈曲角度,同时测量者B应用G-pro进行再次测量髋关节屈曲角度,24 h后测量者A在相同条件下应用G-pro再次测试髋关节屈曲角度。通过分析量角器与G-pro测量结果进行效度分析,通过比较测量者A与B,测量者A前后两次测量进行组间和组内信度研究。
结果
在同一测量者量角器与G-pro测量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测量者A用G-pro前后24 h前后测量受试者得出的差值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测量者A、B用G-pro测量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G-pro对于测量髋关节屈曲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的运动干预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游良华, 李维俞, 彭中春, 江广荣
广州医药 2022, 53 (3): 83-8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20
摘要
(
505
)
PDF
(1056KB)(
178
)
可视化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对老年高尿酸血症(HUA)尿酸、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社区收治的老年HUA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选取其中的30例患者实施常规饮食、运动指导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配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干预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评分(WHOQOL-100评分)。
结果
2组患者均在干预期内完成训练,依从性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身体机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安静心率较干预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肺活量则较干预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2组WHOQOL-100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老年HUA患者的相关指导中,运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的运动干预,可较为明显的降低血清血尿酸水平,降低并平稳安静心率,提升肺活量,提升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应用STSF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孙少喜, 谭文亮, 黎镇赐, 吴天源
广州医药 2022, 53 (4): 9-1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4.003
摘要
(
488
)
PDF
(1111KB)(
1099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应用56孔冷盐水(STSF)压力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使用STSF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行射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STSF组),匹配同期年龄、性别、左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且使用6孔冷盐水 (ST)压力导管常规功率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71例(ST组),比较2组患者之间的即刻环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单圈隔离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消融时间、术中盐水灌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都成功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STSF组单圈隔离成功率与ST组无差异(左侧肺静脉92.6% vs 90.1%,
P
>0.05;右侧肺静脉83.8% vs 87.3%,
P
>0.05),与ST组比较,STSF组手术及消融时间缩短[(70.9±10.0)min vs (79.1±14.2)min,
P
<0.001;(25.4±4.5)min vs(30.5±6.3)min,
P
<0.001],灌注量更低[(406.5±46.3)mL vs (729.2±106.1)mL;
P
<0.001],X线透视时间相近[(6.5±2.5)min vs(7.3±2.6)min;
P
=0.056]。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均较低(2.9% vs 3.9%;
P
=0.39),STSF组2例术中发生气体爆破,但未引起心包填塞,ST组有2例术后出现心衰,利尿后好转,1例出现持续性胸痛,胃镜提示食道糜烂,予流质饮食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恢复。
结论
应用STSF导管高功率消融模式在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大环隔离可提高消融效率,减少术中液体负荷,且不增加围手术期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减轻小鼠肠道炎症
冯碧燕
广州医药 2023, 54 (8): 9-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8.002
摘要
(
484
)
PDF
(1908KB)(
391
)
可视化
目的
从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两个方面探究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
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急性肠炎模型组和五味苦参组。急性肠炎模型组和五味苦参组小鼠予含有3% DSS的饮用水1周诱导急性结肠炎,其后急性肠炎模型组予PBS灌肠,五味苦参组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制备为灌肠液灌肠。每天称量小鼠体质量,观察大便性状及血便情况,第8天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和肠屏障因子。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急性肠炎模型组肠道炎症明显,五味苦参组有效缓解肠道炎症和有利于肠上皮屏障修复。表现为五味苦参灌肠液有效缓解小鼠体质量下降,具有较低的DAI评分,有较好的组织学表现,其结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相对表达下降,Occludin和ZO-1的相对表达增加(P<0.05)。
结论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制备的灌肠液可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胰岛素联合乌司他丁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中的评价
廖碧玲, 巫泓生, 张升敏, 曹天生
广州医药 2022, 53 (4): 83-8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4.019
摘要
(
478
)
PDF
(1617KB)(
340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乌司他丁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资料来自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自2018年—2020年收治的72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即生长抑素+液体疗法);乌司他丁组则于常规组上联用乌司他丁;而研究组在常规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3组患者腹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甘油三酯下降的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7天的APACHE Ⅱ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腹痛症状缓解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痛症状缓解时间较乌司他丁组缩短,且研究组甘油三酯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快,而研究组第3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较常规组及乌司他丁组低,以上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胰岛素联合乌司他丁可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腹部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迅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对患者近期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关节外伤和痛风发作的相关性
于长志, 蔡学华, 洪银蕊
广州医药 2023, 54 (2): 29-32.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2.005
摘要
(
441
)
PDF
(992KB)(
222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关节外伤(扭伤和劳损)和痛风发作有无相关性。
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5月间在我院中西医结合骨科门诊就诊的关节扭伤和劳损及痛风患者,采用《201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的痛风诊断标准,纳入76例门诊患者。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的因素,建立痛风主要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是引起痛风发作的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甲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作用及验证研究
蔡强, 张苗, 黄朝情, 张荣, 杨蕾, 王宗权
广州医药 2022, 53 (6): 119-12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6.024
摘要
(
424
)
PDF
(12065KB)(
29
)
可视化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黄甲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网络,以及黄甲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并在体内动物实验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中寻找黄甲软肝颗粒中10味中药相关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肝纤维化疾病相关的靶标;对药物与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黄甲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将疾病靶点与复方活性成分靶点的交集-交集部分对应的活性成分”构建“C(成分)-T(靶点)”作用网络。将交集靶点利用 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以获得其潜在作用机制。最后,通过黄甲软肝颗粒防治CCl
4
导致SD大鼠肝纤维化的体内实验进行初步验证,考察末次给药后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采用微板法检测SD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
结果
预测筛选得到黄甲软肝颗粒共有117个潜在活性成分,266个活性成分对应靶点,161个交集靶点,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丹参酮IIA、芒柄花黄素等,关键靶点有PTGS2、PTGS1、NCOA1、ACHE、HTR、RXRA、ADRB2、IL1B等。GO 分析共包含 960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845 条,分子功能 63条,细胞组成 52 条;KEGG 分析共得出68条通路,与本次研究较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胞质DNA传感途径、Erb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体内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黄甲软肝颗粒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肝脏指数和血清ALT、AST,改善肝组织病理学指标。
结论
黄甲软肝颗粒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本研究为黄甲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某区级医院甲型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血常规分析
陈燕, 叶菁, 吴结红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04-10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24
摘要
(
407
)
PDF
(1054KB)(
392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区级医院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基层医院甲型流感的早期诊断及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发热患者共628例,进行咽拭子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温、症状、血常规,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及阳性组,2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共116例,阳性率为18.5%。阳性组发病年龄以14~19岁所占比例最大,共91例(78.4%)。阳性组平均年龄小于阴性组(
P
<0.05)。阳性组发病体温以38.1~39 ℃所占比例最大,共47例(46.5%)。阳性者平均体温高于阴性组(
P
<0.01)。症状方面,阳性组仅鼻塞流涕比例较阴性组高(
P
<0.05)。阳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阴性组(
P
<0.01)。
结论
2019年冬季甲型流感患者以青少年为主,单纯症状较难区分甲型流感及普通感冒,需结合血常规特别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的降低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许嘉月, 蔡桂元, 兰月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01
摘要
(
381
)
PDF
(2270KB)(
653
)
可视化
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具有安全无痛、操作简单等优点,日益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各领域。本文基于近年来发表的TMS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对TMS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吞咽障碍、脊髓损伤、帕金森、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当前TMS在神经康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TMS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造血恢复的疗效分析
张晓瀚, 陈诗彧, 汪鹏程, 蔡云, 杜新
广州医药 2022, 53 (6): 56-6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6.012
摘要
(
370
)
PDF
(1142KB)(
28
)
可视化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造血恢复的疗效对比。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以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共 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给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结果
PEG-rhG-CSF组与rhG-CSF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18.7±3.4)天、(18.0±3.1)天,
P
=0.281,无统计学差异。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在PEG-rhG-CSF组与rhG-CSF组分别发生26例、29例,发生率分别为53.06%、56.86%,
P
=0.89,无差异。用药次数分别为2.6次(2~5次)、18.1次(11~31次),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骨痛、肌肉疼痛。
结论
PEG-rhG-CSF组与rhG-CSF组结果相似,PEG-rhG-CSF具有用药次数少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林少平, 王世雄, 瞿代虎
广州医药 2023, 54 (2): 50-54.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2.010
摘要
(
338
)
PDF
(2874KB)(
31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给予1例双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半年余患者低强度体外冲击波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最大张口度(MIO)、疼痛压力阈值(PPT)和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量表 (CMI),并于2个月后随访。
结果
经过2周治疗,MIO、PPT和CMI均出现明显改善,2个月后随访未出现反弹,持续改善。
结论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关节紊乱病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肺部受累的惠普尔病与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梁小朋, 胡锦兴, 彭德虎, 任会丽
广州医药 2023, 54 (6): 28-3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6.005
摘要
(
336
)
PDF
(1026KB)(
96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对比肺部受累的惠普尔病与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部受累的惠普尔病的认识、诊断及鉴别水平。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例肺部受累的惠普尔病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56例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探讨肺部受累的惠普尔病的临床特征。
结果
病例组中老年(>37岁)、急性或亚急性的病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CT影像学中,从病灶分布来看,病例组的病灶分布在下叶的病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分布在上叶的病例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从形态上看,病例组中表现为网状病灶、间质性肺炎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表现为空洞、纤维条索、实性影、结节影、树芽征、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而性别、合并免疫力低下疾病、咳嗽、咳痰、发热、咳血、关节痛、腹泻等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全部病例的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惠普尔养障体是唯一菌19例(95.0%)或主要菌1例(5.00%,合并结核菌1序列),而对照组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1例(37.5%)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TB)复合群是唯一菌或主要致病菌,18例TB-RNA(+),15例TB-LAMP(+)。
结论
惠普尔病在临床可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病程,好发中老年男性,以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为主,可伴或不伴有腹泻、关节痛;肺部影像学以下肺网状、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可以单独累及肺部;与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极其相似。应尽快完善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的宏基因检测对早期、快速诊断此病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股骨颈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60岁以下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姜志圣, 李振杰, 张凯凯
广州医药 2022, 53 (4): 60-64.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4.014
摘要
(
333
)
PDF
(4196KB)(
245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空心加压螺钉(CCS)和股骨颈系统(FNS)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60岁以下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观察组)和CCS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特征;并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估关节功能。
结果
2组患者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
P
<0.05);术后观察组的骨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股骨颈短缩程度也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螺钉切除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年龄小于60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CCS或FNS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FNS 具有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显示出更高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纳米材料在肾脏中的应用与清除机制
祁禹鸣, 徐铭泽, 杜步婕
广州医药 2023, 54 (1): 1-1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1.001
摘要
(
330
)
PDF
(7371KB)(
91
)
可视化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拥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平衡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毒性之间的关系,清楚了解纳米材料在体内的清除机制和清除速率至关重要。其中,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清除器官,直接影响纳米材料从血液清除到尿液的速率,进而影响其在生物体内的血液循环、肿瘤靶向效率和体内滞留等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其临床应用。基于近年来已报道的关于纳米材料与肾脏相互作用的诸多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肾脏结构、纳米材料在肾脏中的传输机制、理化性质对其肾脏清除效率的影响以及纳米材料在肾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本文有望为精准纳米医学的发展以及纳米材料未来的临床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