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Email Alert
RSS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广州医药
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阵容
投稿指南
论文重合率自检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广告业务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作者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盾叶冠心宁片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
白津宇, 周静, 高峰, 黄帅
广州医药 2020, 51 (1): 70-7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0.01.016
摘要
(
2411
)
PDF
(3799KB)(
182
)
可视化
目的
盾叶冠心宁片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
方法
选取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至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盾叶冠心宁片,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0.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盾叶冠心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综合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加用盾叶冠心宁片,不仅能改善临床心绞痛症状,还能调节血脂异常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缓解患者情绪及睡眠问题,且安全性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重组人干扰素α 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黎子武, 梁林国, 杨均秀, 陈强锋, 郑志坚
广州医药 2022, 53 (5): 76-79.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15
摘要
(
2221
)
PDF
(1043KB)(
1608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实验组患儿咽痛症状消失时间(2.01±0.23)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8±0.30)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1.68±0.52)d、治疗时间(5.41±0.36)d均短于对照组(
t
=26.001、9.766、19.277、28.089,
P
<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χ
2
=4.114,
P
<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
2
=4.021,
P
<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方案可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病情康复,促进患儿健康生长,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杨宁, 何瑞华, 吕八铎, 吴琼
广州医药 2018, 49 (5): 78-8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8.05.019
摘要
(
1699
)
PDF
(1000KB)(
1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
方法
将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片 150 mg,2次/天,治疗组在口服相同剂量罗红霉素的基础上加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胶囊300 mg,2次/天。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方便,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6例甲状腺Bethesda Ⅲ类结节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刘军, 余小蒙, 李太利, 陈燕, 尹为华
广州医药 2021, 52 (6): 14-1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04
摘要
(
1335
)
PDF
(1121KB)(
621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甲状腺Bethesda Ⅲ类(AUS/FLUS)结节的诊断原因,以及亚分类在预测结节恶性风险(risk of malignancy,ROM)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356例Bethesda Ⅲ结节患者,对其诊断原因, ROM及亚分类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在97例手术切除标本中,72例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Bethesda Ⅲ类的ROM为74.2%。影响PTC诊断的主要原因有病灶小、穿刺细胞量稀少、缺乏乳头状结构及细胞核特征不典型;次要原因有间质显著纤维化或钙化、涂片不合格、固定不当、染色不佳及细胞学诊断经验欠缺等。Bethesda Ⅲ类的亚分类:132例为低风险组,其中12例手术切除,ROM为8.3%;122例为高风险组,其中70例手术切除,ROM为92.9%;102例为中风险组,其中15例手术切除,ROM为40.0%;高风险组和低/中风险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Bethesda Ⅲ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而对Bethesda Ⅲ类结节进行风险相关的亚分类,有助于实现更好的ROM分层并改善此类病变的临床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雷替曲塞不良反应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杨微, 张文周, 林晓贞, 张霓
广州医药 2017, 48 (5): 50-5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7.05.013
摘要
(
1018
)
PDF
(1007KB)(
24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雷替曲塞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雷替曲塞”、“不良反应”、“raltitrexed”等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检索近5年的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28篇进行整理,分析雷替曲塞所致ADR类型及在不同给药剂量、联合化疗或同步放疗及老年患者、特殊给药途径下ADR发生的特点。
结果
雷替曲塞常见的ADR包括消化系统症状、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而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对临床治疗影响较大。给药剂量对ADR影响较小,而联合放疗会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在两药联合化疗时,雷替曲塞与长春瑞滨联合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增加;雷替曲塞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级,高龄(≥70 a)、肝转移对转氨酶升高影响不大。
结论
雷替曲塞在不同治疗方案中的ADR发生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监测,防范严重和罕见ADR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极严重少精子症的疗效分析
甄国志, 林冰, 麦福劲, 叶宇, 曹健欣, 梁宇玲
广州医药 2022, 53 (5): 105-10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22
摘要
(
995
)
PDF
(1046KB)(
66
)
可视化
目的
比较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极严重少精子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20—2021年在本生殖中心门诊50例极严重少精子症病例,分为2组,A组(来曲唑,研究组
n
=26)、B组(氯米芬,对照组
n
=24)。
结果
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后1月、3月,A组精子浓度明显提高,优于B组[(4.5±3.1) vs (2.0±1.3);(8.3±3.5) vs (2.0±1.8),
P
<0.05]。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A组妊娠16例(61.5%),B组妊娠11例(45%)。2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升高[(5.9±3.8) vs (20.3±2.6);(3.6±2.8) vs (9.5±5.7);(13.6±10.5) vs (25.3±10.8),
P
<0.05],A组雌二醇水平降低[(36.8±20.6) vs (7.6±2.5),
P
<0.05]。
结论
来曲唑治疗极严重少精子症有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氯米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对腰椎手术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黄玉侥
广州医药 2020, 51 (5): 79-8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0.05.018
摘要
(
913
)
PDF
(1085KB)(
329
)
可视化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对腰椎手术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单一节段的腰椎手术患者共60例,缝皮时常规予0.375%罗哌卡因20 mL切口周围浸润,术后使用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前1天开始口服普瑞巴林75 mg bid和静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 0.5 mg qd,共5天;对照组:术前1天开始口服普瑞巴林 75 mg bid和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5天。观察术前和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在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48 h进行JOA评分,记录术后24 h和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PCIA按压次数、补救用药量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 h内的VAS评分无差异,但是在12~48 h这段时间里实验组的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在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PCIA按压次数和平均补救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不良反应均无差异(
P
>0.05)。
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应用于腰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仍需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该镇痛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灵芝孢子粉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访研究
冼慧仪, 冯曙平, 陈艳, 吴凡, 李风雷
广州医药 2020, 51 (2): 15-2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0.02.004
摘要
(
862
)
PDF
(5474KB)(
76
)
可视化
目的
观察灵芝孢子粉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稳定期中重度COPD门诊患者19例,服用灵芝孢子粉6个月后观察患者服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及循环血液中CD4
+
、CD8
+
T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症状评分(CAT评分)以及对6 MWT的影响。
结果
服用灵芝孢子粉6个月后,中重度COPD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延长,平均增加19 m(
P
<0.01),患者的CAT评分也有改善(
P
<0.01),患者肺功能与服药前相比有改善趋势,其中FEV
1
较服用前平均增加60 mL(
P
>0.05),FVC平均增加为130 mL(
P
<0.01),FEV
1
/FVC比例降低0.47(
P
>0.05);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P
<0.01),CD8
+
和CD4
+
/CD8
+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未见明显变化(
P
>0.05)。
结论
服用灵芝孢子粉6个月后对肺功能无明显作用,但能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CAT症状评分,可能与升高CD4
+
T淋巴细胞比例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正常胎儿肺头比的超声测量
尚宁, 颜春荣, 俞钢, 麦明琴, 钟华
广州医药 2015, 46 (6): 24-26.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5.06.007
摘要
(
833
)
PDF
(1258KB)(
417
)
可视化
目的
建立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对501例正常单胎妊娠12~40周胎儿在标准四腔心切面应用手工描绘法分别描迹左肺、右肺面积,分别除以头围获得左、右肺头比。
结果
获得正常妊娠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各孕周参考值范围。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均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大。
结论
正常妊娠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与孕周呈正相关。不同孕周LHR参考值的建立有利于临床评价膈疝及其他胸腔占位性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应用
钟璐莲, 陈政, 彭陈陈, 王娟, 盛小茜, 曾环思, 李裕基
广州医药 2022, 53 (3): 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3.023
摘要
(
734
)
PDF
(1050KB)(
518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因素对使用阿立哌唑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市康宁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使用阿立哌唑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样本229份,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日剂量、合并用药、药物厂家等基本信息,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仅性别、日剂量能解释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变化。使用阿立哌唑患者血药浓度剂量比值(C/D)女性组高于男性组(
P
<0.01),阿立哌唑合用丙戊酸盐组高于无合用组(
P
<0.05),年龄、其他合并、药物厂家用药对阿立哌唑(C/D)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阿立哌唑C/D值与性别有关,合并用药对其有一定影响,不同药物厂家的阿立哌唑C/D值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应加强治疗药物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及临床诊疗效果,结合药物经济学因素优化给药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钟亮, 刘清壮, 蔡茂德
广州医药 2022, 53 (5): 130-13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5.027
摘要
(
726
)
PDF
(1127KB)(
57
)
可视化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共9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75 mg/m
2
+顺铂75 mg/m
2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200 mg)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主要评估指标是随访期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降低(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99 、CEA及TSGF水平降低(
P
<0.05);2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以恶心呕吐、皮疹等为主,观察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P
>0.05);随访至2020年10月,观察组中位OS为16个月(5~27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个月(3~23个月),观察组中位OS长于对照组(
P
<0.001)。
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复发转移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抗原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临床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状态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
彭喜春, 孙艳
广州医药 2022, 53 (2): 7-1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2.02.002
摘要
(
711
)
PDF
(1065KB)(
70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状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62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合并2型糖尿病(组1)、12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组2)和8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组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各组间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1.133、
P
=0.004,
F
=7.640、
P
=0.001)。3组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4.028、
P
=0.019,
F
=4.140、
P
=0.017,
F
=3.172、
P
=0.044,
F
=6.701、
P
=0.002,
F
=53.156、
P
<0.001,
F
=4.920、
P
=0.008,
F
=4.173、
P
=0.017,
F
=7.181、
P
=0.001,
F
=9.170、
P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肝炎肝硬化组HbA1c、Tch 、LDL-C、ALB水平降低,但TBIL、IBIL、TBA增高,分别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2空腹血糖(FBG)、HDL-C水平最高,前者高于组1,后者高于组3。各组糖尿病并发症居前三的都是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时其不同状态间具有不同的疾病特点,主要体现在携带状态Tch、TG、LDL-C高水平,肝炎状态FBG高水平,肝炎肝硬化状态HbAlc、ALB低水平但胆红素、胆汁酸水平高,在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均以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苏杞敏, 叶晓光
广州医药 2017, 48 (4): 33-3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7.04.008
摘要
(
699
)
PDF
(1267KB)(
19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KPn)抑菌作用。
方法
KPn分为敏感株组和耐药株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KPn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抑制99%接种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9)、防突变浓度(MPC);比浊法测定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KPn生长曲线的影响。
结果
与单用左氧氟沙星相比,联合黄连素后,敏感株组和耐药株组对左氧氟沙星MIC的下降率分别为33.3%和20%,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左氧氟沙星与50 μg/mL黄连素或500 μg/mL黄连素联用后的抗菌能力均较单用左氧氟沙星好,且高浓度黄连素的联合抑菌效果较低浓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50 μg/mL黄连素联用后,左氧氟沙星SI下降了1/5 ;而与500 μg/mL黄连素联用则下降3/5 。
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黄连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能增加左氧氟沙星对KPn的抗菌作用,可以明显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且高浓度黄连素联合抗菌作用较低浓度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蒜氨酸药用制剂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裴天容, 李明强
广州医药 2023, 54 (1): 106-11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1.022
摘要
(
651
)
PDF
(1056KB)(
310
)
可视化
蒜氨酸为大蒜氨基酸成分,对机体无毒副作用,在体内代谢酶作用下分解成大蒜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蒜氨酸的分离提取、制剂及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尿清舒颗粒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程礼琪, 潘绮棠, 陈文成, 梁婉宁, 何桂宏
广州医药 2019, 50 (2): 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9.02.027
摘要
(
647
)
PDF
(3556KB)(
11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尿清舒颗粒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尿路结石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尿路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尿清舒颗粒。对比两组结石排出疗效及治疗前后尿白细胞镜检、中段尿液的普通细菌和真菌培养数量,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不尽、腰酸乏力评分各项指标。
结果
观察组结石排出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白细胞镜检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下降、两组治疗后中段尿液的普通细菌和真菌培养数量与治疗前对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不尽、腰酸乏力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尿清舒颗粒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尿路结石可有效发挥抗菌作用,排出结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丹红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董文韬, 区健刚, 刘彩月, 吕秀武
广州医药 2021, 52 (3): 32-35.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3.006
摘要
(
625
)
PDF
(506KB)(
17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丹红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
本文将2019年7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数字表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和44例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分析用药后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两组之间治疗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用药后有效率相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与血液循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诺欣妥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何燕红, 许达亮, 徐进芳, 韩亚岩
广州医药 2021, 52 (4): 117-119.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4.025
摘要
(
604
)
PDF
(1038KB)(
39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采用诺欣妥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文将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以常规抗心衰治疗与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诺欣妥治疗,统计分析用药后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两组之间炎症因子水平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6 min步行距离、用药后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心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SV、LVEF较对照组高,LVESD、LVEDD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采用诺欣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增加6 min步行距离,减轻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乳腺癌化疗患者完全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
熊白玉, 朱玮
广州医药 2021, 52 (6): 54-58.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1.06.011
摘要
(
586
)
PDF
(1135KB)(
684
)
可视化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因化疗需要行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
方法
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行植入式输液港置入术的60例乳腺癌患者相关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生率为21/60(35%)。BMI≤24的患者CRT发生率为30.3%,BMI>24则为40.74%;行4、6、8次化疗的CRT发生率分别为20%、33.34%、44.12%,导管末端位于T5-T8的CRT发生分别为:66.67%, 26.09%, 28.57%, 50%;Ki-67高表达的血栓发生率为27.5%,低Ki-67表达则为50%;导管材质为聚氨酯的血栓发生率为47.62%,硅胶材质则为28.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stra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ER/PR)阴性的CRT发生率为60%,ER/PR阳性则为23.8%(
P
<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CRT发生率为50%,HER-2阴性CRT发生率则为23.53%(
P
<0.05)。多因素分析:相对于ER/PR阳性,ER/PR阴性将增加CRT的发生(
OR
=4.482, 95%
CI
:1.116~17.998,
P
<0.05);Ki-67的表达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OR
=7.051, 95%
CI
:1.513~32.858,
P
<0.05);HER-2表达对CRT的形成均无统计学意义(
OR
=0.254,95%
CI
:0.058~1.115,
P
>0.05)。
结论
血栓形成是植入式输液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肿瘤ER/PR表达相关,临床上应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冷敷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刘振康, 高志增, 王俐平, 陈霞, 陈文昭
广州医药 2023, 54 (3): 48-51.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3.03.009
摘要
(
561
)
PDF
(1044KB)(
206
)
可视化
目的
探索冰袋冷敷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因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资料,将符合标准的71例行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38名患者,试验组33名患者。对照组38名患者术后不用冰袋冷敷;试验组33名患者术后采用冰袋冷敷。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并测量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和活动度。
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在术后6、24、48、72小时四个不同的时间点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在术后4、5、6、7天四个不同的时间点时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前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在术后1、2、3天三个不同的时间点时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结论
冰袋冷敷能够有效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并改善关节活动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临床观察
彭逸潮
广州医药 2016, 47 (5): 28-30.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6.05.010
摘要
(
557
)
PDF
(1044KB)(
20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总体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积分和腹痛/腹部不适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积分和腹痛/腹部不适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6%)(
P
=0.03);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