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澄清,陆兰英. 脑钠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综述, 2012,8(18):2364-2367. [2] 应晟,杨美云. B型利钠肽在诊断非心源性危重症病人预后中的意义[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6(23):306-307. [3] 陈传华,马祥波,刘俊峰,等.联合检测慢性阻塞性肺NT-Pro BNP、PCT及D二聚体水平的价值[J]. 现代医院,2015,5(15):93-95. [4] 王骥.血浆脑钠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困难病因鉴别的临床意义[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8(39):1034-1036. [5] 何喜军,石源.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4(24):1180-1182. [6] 陈剑波,田佳,贵建平. AE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 2012,10(17):1063-1064. [7] 蒋延文,庞莉,方秋红,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12(34):904-908. [8] 陈建,张彩虹.血浆B型利尿钠肽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1,3(1):28-29. [9] 李芳.联合BNP、CA125和气急鉴别指数对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2,9(17):1575-1576. [10] 凡靖,张红,范磊等.慢性支气管炎、COPD及肺心病患者BNP、肺功能和血气变化的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2,8(17):1408-1410. [11] 姚德志.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BNP、ET-1水平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1(34):2347-2349. [12] 杨异,唐映华,银联立,等. 3个项目在呼吸衰竭危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5(10):1130-1131. [13] 仝春冉,张中和,马春梅,等.简化肺栓塞严重性指数及生化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价值[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2(37):104-108. [14] 姚志军,陈兴旺,周华锋,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内科杂志,2012,12(29):839-841. [15] 林英,郝佳,么改琦,等.脑钠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285-287. [16] 黄慧徐,作军.三种利钠肽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近远期病死率预测价值的比较[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9(35):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