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对乙肝活动的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59例初治肺结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定量阳性病人,所有病例在抗结核前查肝功能均正常,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抗结核及护肝治疗过程中,加用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照组:没用任何抗乙肝病毒药物;分别在抗结核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复查肝功能,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及肝损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抗结核治疗4周后复查HBV-DNA定量,对比两组间HBV-DNA定量下降例数。结果 治疗组的肝损发生率仅20.5%,对照组病人抗结核治疗后肝损的发生率为53.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肝损出现时间多为大于4周,而且多数是轻度肝损。治疗组出现肝损中断抗结核治疗的病例数低于对照组。抗乙肝病毒治疗后复查HBV-DNA定量降低例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乙肝合并肺结核病人的肝损发生率并减轻肝损严重程度,提高病人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