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樊莉蕊, 步犁, 秦发举, 等. 2002—2012年广州市学生HIV/AIDS流行情况[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5, 21(3): 194-196. [2] 孙莉, 张建新, 王钰, 等. 某职业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2): 232-233. [3] 杨义, 景琳, 张瑞华, 等. 大学本科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7(2): 70-73. [4] 赵海燕, 郭雁玲, 刘秀珠. 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9): 1646-1647. [5] 白春玉, 关喆, 张迪, 等. 师范院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9): 1066-1067. [6] 王秀萍, 马宏峰, 刘静, 等. 山东大学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10): 865-867. [7] 徐留臣, 张俊黎, 魏霞, 等.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9): 794-795. [8] 古天明, 杨开选. 大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研究[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 31(2): 203-205. [9] 何忠虎, 季成叶.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1): 8-9. [10] 郑衍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教育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论坛, 2009, 15(6): 506-508. [11] 丛黎明, 陈琳, 马瞧勤, 等. 浙江省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4): 403-405. [12] 吴泰顺, 李苑, 陈兵, 等. 深圳宝安区部分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9): 1720-1722. [13] 肖南. 利用多媒体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讲座效果评估[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1, 8(4): 86-88. [14] 张乳霞, 翟丽屏, 赵茜, 等. 短期认知培训对大专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1, 51(17): 69-70. [15] 段爱旭, 余小鸣, 冯玉荣, 等. 培训培训者模式在大学生STD/AIDS危机干预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11): 1281-1283. [16] 武彤, 刘桂萍, 辛莹莹. 郑州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J]. 护理研究, 2013, 27(33): 3739-3740. [17] 吕亚南, 彭晖. 高校艾滋病综合防治“1234”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 20(10): 776-778. [18] 苏云鹏, 申元英, 何梅,等. 大理地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 2014, 43(35): 4774-4776. [19] 马龙, 刘启胜, 高晶蓉, 等.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效果快速评估[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5, 10(3): 215-216. [20] 齐静, 刘小丽, 陆涛. 合肥市包河区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 13(4): 244-246. [21] 王庆彬, 姜宝法, 方乐, 等. 我国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10): 703-706. [22] 赵二江, 崔丹, 梁淑英, 等. 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20): 4105-4109. [23] 梁淑英, 赵二江, 崔丹, 等. 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Meta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5): 541-543. [24] 高广胜, 李龙锦, 金周宏, 等. 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近、远期效果评价[J]. 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5): 1598-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