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幸辉,施优灵,马艳,等.后牙咬合板配合种植钉技术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掩饰性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2):90-93. [2] 沈潇,施捷,徐莉,等.伴错牙合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2):86-92. [3] 刘亚,邢蕊,胡骁颖,等.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59. [4] 罗成,杨馥榕,雷延颖.锥形束CT对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7):972-975. [5] 史艳霞,李培.CBCT测量Ⅲ类错牙合正畸后牙根吸收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1):16-17. [6] 段银钟. 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7] 张世珍,赖文莉.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21,48(3):354-361. [8] 蒋金宏,曲卫国,李阳.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面中部植骨双颌手术矫治伴面中部凹陷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0):112-117. [9] 周林曦,房兵,张桂荣.口外弓支抗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软组织侧貌改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1,14(2):196-198,203. [10] 童庆华,陈雨雪,方文静,等.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对其龈沟液中CAM-1及MMP-2水平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22,31(1):21-27. [11] 梁晓伟,周丹,岳莉,等.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的CBCT比较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6):829-832. [12] 王超然,李志勤,史培良,等.锥形束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1):4950-4955. [13] 高娟,吕航苗,马慧敏,等.锥形束CT三维体积测量评估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治疗后的牙根吸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4(4):719-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