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桂英,张粉叶,谷世敏. 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9,28(18):75-77. [2] 袁爱倩,赵粉琴. 寿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总结[J].中医药学报,2019,47(4):46-49. [3]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7. [4] 柏杏丽,王静,赵淑云,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0):774-779. [5] 梁荣丽,罗宋.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2):184-188. [6] 杨敬敬,杨春丽,王宝金. 固肾安胎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4):1100-1103. [7] 赵骏达,梁凌云,马俊旗. 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对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及机体免疫平衡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9):1167-1170. [8] 朱改变,王嘉悦. 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00-3001. [9] 柏杏丽,王静,赵淑云,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0):774-779. [10] 李少琼,陈幼花. 低分子肝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的保胎效果观察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40(2):187-190. [11] 张艳艳. 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孕妇性激素、免疫功能及保胎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3):3037-3039. [12] 吴剑锋.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4):112-114. [13] 陆丹,郝英婵.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263-3265. [14] 韩宁,许雅娟.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J].中成药,2017,39(12):2481-2484. [15] 吴淑芬,黄文华,张秀丽.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7,26(21):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