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药 ›› 2020, Vol. 51 ›› Issue (1): 105-108.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0.01.024
郑丽娟, 高若飞, 郭亚琼
ZHENG Lijuan, GAO Ruofei, GUO Yaqiong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肠镜、肠黏膜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及其结肠镜、肠黏膜病理结果、食物过敏原特异度IgG、血常规、粪常规、血清总IgE检测及治疗情况。结果 110例过敏性直肠结肠炎中男67例,女43例,< 6月龄98例;单纯母乳喂养26例,单纯牛奶喂养19例,混合喂养65例;临床表现均有腹泻,大部分患儿伴有血便(93例),部分患儿伴湿疹(23例)、排便哭闹(67例)、夜眠不安稳(61例)、呕吐(8例)、营养不良(6例);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63例;血清总IgE升高21例;食物过敏原特异度IgG检测结果,牛奶103例,鸡蛋62例;内镜下病变均累及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累及横结肠76例、升结肠47例、回盲部18例;最常表现为疱疹样改变(106例)、糜烂(97例)、溃疡(13例),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91例,隐窝炎、隐窝增生21例,淋巴滤泡形成18例、浅表溃疡形成4例;18例经母亲规避饮食后好转,8例经先换用氨基酸奶粉喂养1周、再逐渐引入母乳后好转;19例换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喂养后好转;65例经换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同时母亲规避饮食后好转。结论 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缺乏特异度表现,多数临床经过良好,仅少数并发营养不良;牛奶是最主要的过敏原;腹泻、便血病史、血嗜酸细胞升高、肠镜疱疹样改变、肠黏膜嗜酸细胞浸润,提示过敏性直肠结肠炎可能性大;母亲规避饮食或换用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治疗有效,也是确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