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药 ›› 2019, Vol. 50 ›› Issue (3): 91-95.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9.03.024
缪天养, 叶君荣, 肖爱祥, 戴莲娣, 王琛
MIU Tianyang, YE Junrong, XIAO Aixiang, DAI Liandi, WANG Chen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情况、暴露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方法 对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的79例血源性职业暴露者,在1个月内进行现状调查,同时采用自填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其暴露后的心理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其中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在职业暴露前后的比较及与未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工龄、既往发生职业暴露史和患者患传染病种类(P<0.05)。其中年龄在21~25岁年龄的医务人员的得分较高,职业为医生和陪护工人的得分较高,工龄在1~5年的得分较高,既往发生过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得分较高,患者患传染病类型为梅毒及暴露源不明的得分较高。结论 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其心理健康状态可受到较大影响;工龄、既往发生职业暴露史和患者患传染病种类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状况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在重视预防及减少职业暴露的同时,更应关注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变化,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