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姣娟,姜志宏,陈慧明,等.浅谈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与实践技能[J].科技视界,2019(31):244-245. [2] HU Y,ZHENG B,ZHU L, 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knowledge training of pediatric medical workers based on the knowledge,skills,simulation model: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J]. BMC Med Educ,2022,22(1):213. [3] 刘清香,姚秋萍,刘晓红.行为教育对提高医护人员规范洗手行为的探讨[J].广州医药,2006(3):65-67. [4] 李小华,吴兰笛,周琼,等.护士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及效果分析[J].广州医药,2007(2):80-81. [5] 黄娟,郑里乐,陶洁,等.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广州医药,2023,54(10):68-72. [6] 田兵伟,大学生安全应急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应急管理,2021(6): 56-58 [7] 叶舟. 基于风险评估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优化研究[J].现代职业安全,2023(11):86-88. [8] 槐衍昆,李峥.探究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应急管理举措[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2):69-71. [9] 李开宇,王敬东,吴安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1):113-115. [10] 田志刚,郭子萌,佟瑞鹏.基于致因机理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与危机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6): 265-268,286. [11] 王羽,宋阳,刘艳,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实施“7S”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0):267-270. [12] 黄凯. 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 1-4. [13] 广东省医院协会.广东省医学科研实验室等级评定规则与实施办法(试行版)[J].现代医院,2021,21(11):1804-1810. [14] 广东省医院协会.广东省医学科研实验室等级评定规则与实施办法(续)[J].现代医院,2021,21(12):1967-1971. [15] 朱锦,陆勤,张颖,等.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现代医院,2023,23(11):1676-1678. [16] 甘雁妃,钟礼信,戴奇山,等.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生物安全问题[J].广州医药,2022,53(1):101-104. [17] 李冰洋,黄开胜,艾德生,等.高校实验室用气安全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6):295-300. [18] 王金贵,罗飞云,张苏,等.基于多级联合响应的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7):262-264,277. [19] 蔡毅飞.化学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保障体系建设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5):227,229. [20] 艾德生,黄开胜,马文川,等.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8-12. [21] 周小敏,陈慧,刘芳,等.设备信息化管理对改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作用研究[J].广州医药,2019,50(5):101-103,124. [22] 范惠珍. 企业微信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培训考核体系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6):877-880. [23] 魏琼,林晓珠,郑蕴慈,等.目标性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2):293-296. [24] 梁颖韵,肖炜,郑莹莹,等.口腔门诊不同层级护士急救能力的调查研究[J].广州医药,2020,51(5):103-106. [25] 鞠磊,辛华龙,樊燕.以规范实验室标志建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7):124-127. [26] 江轶,黄开胜,艾德生,等.高校非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9):253-257. [27] 何小丽,许伟群,张晓艳,等.高校实验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47-51. [28] 李兆阳,王羽,方东红.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2):289-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