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药 ›› 2017, Vol. 48 ›› Issue (5): 57-60.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7.05.015

• 临床诊疗 • 上一篇    下一篇

ERCC1、RRM1、TS蛋白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赵美玲1, 蔡小华2, 杨方方1, 向琪1, 曹小飞1   

  1.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肿瘤血液科 (广州 511457)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检验科 (广州 510700)
  • 收稿日期:2017-05-22 发布日期:2021-12-01
  • 通讯作者: 曹小飞,E-mail:38438789@qq.com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ERCC1、RRM1、TS expression in later perio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ZHAO Meiling, CAI Xiaohua, YANG Fangfang, XIANG Qi, CAO Xiaofei   

  • Received:2017-05-22 Published:2021-12-01

摘要: 目的 探讨ERCC1、RRM1、TS蛋白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87例,其中67例愿意接受药敏免疫组化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SP法检测肿瘤组织ERCC1、RRM1、TS蛋白表达,并根据蛋白表达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另外20例患者不进行药敏免疫组化检测,以常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以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并以无进展生存期(PFS)为指标比较患者预后。结果 研究组67例患者中,PR 33例(49.25%),SD 13例(19.4%),PD 21例(31.35%);对照组20例患者中,PR 4例(20%),SD 4例(20%),PD 12例(60%),两组疗效之间有差异( χ2=6.437,P=0.04),研究组DCR为68.6%,高于对照组DCR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34)。研究组患者的中位PFS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FS为5月,对照组为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NSCLC患者进行ERCC1、RRM1、TS药敏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提高患者化疗的疾病控制率及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

关键词: RRM1, ERCC1, TS, 非小细胞肺癌